完成攻堅年重點任務226項,完成率86%;完成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任務清單87條,完成率78%;省市各級反饋問題及第三方調研發現問題,均已全部完成整改……
這一串串數據,是懷安縣優化營商環境出實招見實效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張家口懷安縣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為抓手,著力營造市場、政務、要素、法制、信用5個環境,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造公平有序、預期穩定的市場環境。該縣按照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做好市場準入工作,落實市場準入“非禁即入”,同時依托河北政務服務網對能夠網上辦理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目前已實現工程建設領域招標、投標、開標等業務全流程在線辦理和招投標領域數字證書跨平臺互認。抓好國家和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末端落實,推動縣領導包聯企業,幫助企業紓困減負。今年以來共舉辦大型招商活動4次,開展團隊招商46次,縣黨政主要領導外出招商9場次,發放財政獎補資金362萬元,商貿流通直報企業專項資金1.4萬元。
營造服務周到、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該縣制定了《懷安縣行政審批局制度匯編》,明確了首問責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時辦結制度等多種制度。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不動產登記等綜合窗口,實現“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推進水電暖等“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已將供電、供水、供暖等接入工程建設審批系統。繼續深化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做好部門協調工作,推進并聯審批及聯合驗收,截至目前并聯審批及聯合驗收率均為100%。對中介服務實行清單化管理,截至目前梳理規范全縣行政許可中介服務事項49項,納入政府部門審批程序的技術性服務事項28項,同步實行動態調整1次,并均在懷安縣門戶網站公布,接受群眾監督。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實現全程網辦,同時積極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印章使用,采集電子印章425個,覆蓋全縣33個部門和11個鄉鎮,進一步深化不見面審批改革。
營造遵法守紀、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該縣依托河北省行政執法大數據平臺對各行政執法單位進行綜合管理,積極推行張家口市企業寧靜日制度暫行規定,設定每周周一、周五為企業寧靜日。開展進企業普法宣傳2次,對縣級兩個執法單位和所有鄉鎮執法案卷進行了專項檢查。加大涉企犯罪打擊力度,公安局各警種分工協作,加強社會治安防控,實行派出所民、輔警包聯10個重點工程項目和51家“四上企業”,深入溝通了解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在“保暢、治亂、優服”等方面協助幫扶,為3家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為3人辦理了居住證,為5人辦理了居住證明,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持。
營造多元覆蓋、保障順暢的要素環境。該縣進一步優化工作機制,實現“企業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今年以來先后為中節能懷安風電、中節能懷安風電冀北110K V輸變電工程線路等5個項目(線路)出具旅游、文物保護方面選址意見。組織縣域優質企業參加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企業掛牌及北交所上市培訓,組織協調金融機構實地開展銀企對接。全縣謀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9個,總投資22.5億元,擬爭取專項債券17.98億元,目前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7個,擬發行專項債券12.86億元。
營造誠實守信、遵約踐諾的信用環境。該縣制定了《懷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懷安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專項提升方案》和《懷安縣政務失信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組織各鄉鎮與各成員單位召開了2023年全縣第一季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會,和2023年社會信用重點工作部署暨社會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操作培訓會,同時向全縣各單位下發了《懷安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情況第一季度通報》,督導各成員單位把工作中產生的信用信息上傳至全國信用信息平臺,著力營造誠實守信、遵約踐諾的信用環境,截至目前共上報各類信用信息22萬余條。(河山新聞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劉蕓含 趙啟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