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新聞網訊 改造老舊小區、升級農貿市場、開展空中纜線整治、加大污水管道治理、美化亮化環境……今年以來,張家口懷安縣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豐富工作內容,打造“創城+”模式,將文明城市創建作為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的支點,從細微之處提升城市品質。
依托“創城+民生實事”,便捷群眾生活。該縣持續加大民生工程建設,投資2343萬元對18個老舊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實施了東大街集貿市場、北環農貿市場項目改擴建工程,對背街小巷和低洼路段進行排水改造,城市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實施路燈節能改造和維修更換工程,道路裝燈覆蓋率達到100%,亮燈率達到98.8%。做好電動自行車登記上牌工作,目前已為21000余輛電動車上牌。
依托“創城+環境提升”,提升城市顏值。對縣城內主街道、商業大街空中纜線進行專項整治,累計完成纜線整治9820米。開展市容環境常態化整治,對縣城主次干道綠化帶雜草、白色垃圾和廢棄物等進行集中清理,累計出動人員4500余人次、環衛車輛420輛次,清理積存垃圾1200余噸。加強對主城區及農貿市場環境的整治,治理店外經營106家,拆除私搭亂建11處。
依托“創城+志愿服務”,傳播互助正能量。深入開展“千名黨員志愿者進社區”“寸草心愛老敬老行動”等志愿服務,全年累計寸草心活動時長2736小時。持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深入挖掘各類先進人物典型事跡,舉辦了“禮贊模范·德耀懷安”第三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用榜樣的力量,匯聚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孫凌琪、張振先2人榮獲“時代新人·河北好人”榮譽稱號。
依托“創城+文明宣傳”,唱響和諧主旋律。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組織開展了“佳節尚文明,志愿關愛行”“共享濃濃端午,共創文明城市”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設計制作精神文明創建宣傳欄30余個,更換隔離護欄公益廣告104塊,墻體公益廣告200余塊,進一步提升市民對創城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度。(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景山 劉蕓含 杜海龍)
張家口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懷安縣投資3000多萬元,對18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升級,惠及居民898戶。
該縣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開展“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具體舉措,用老舊小區改造“小切口”推進“大民生”。按照“一個小區一個方案”的標準,18個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加速推進,涉及樓棟28棟,898戶,改造總建筑面積9萬平方米。在改造過程中,該縣從全面改善群眾的居住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空間布局入手,廣泛征求居民意愿,將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訴求納入改造內容,聚焦群眾需求、規范建設、品質提升,既重“面子”更重“里子”,改造內容包括消防設施、給水管網、節能改造、樓道修整、停車位及非機動車棚、小區風貌整治等20多項提升內容。目前,各項改造任務陸續完工,該縣還積極探索對老舊小區進行長效化、精細化的管理服務,著力破解老舊小區的管理難題,切實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數。(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劉蕓含 馮偉杰)
張家口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懷安縣以黨建為引領,著力打造“3個中心村、2條示范帶、11個示范片區”的“3211”示范品牌,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助力鄉村振興。
緊盯創建目標,精心繪制“路線圖”。按照“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連面成體”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懷安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3211”示范品牌創建行動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和保障措施。
突出創建重點,分類制定“任務書”。圍繞支部核心引領、特色產業帶動、鄉村人才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開展3個中心村創建。圍繞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建設和特色產業建設開展2條農村示范帶創建。圍繞合理規劃村莊布局、推進產業就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建設、加強基層治理等方面開展11個示范區創建。
圍繞創建過程,分步列出“時間表”。明確19個創建時間節點,實行“月調度、季擂臺、半年比、年終考”推進機制,每月召開一次協調會,每季度舉行一次擂臺比武,統一部署、分步推進。
注重創建保障,逐級明確“責任單”。進一步靠實縣委領導小組及辦公室責任、包聯鄉鎮縣領導責任、縣委組織部包抓責任、基層黨委主體責任、黨務干部直接責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黨支部書記具體責任、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分層分級建立責任清單。
增強創建后勁,持續提升“引領力”。堅持一村一策,積極探索“資產經營型,盤活存量資產,促進保值增值”“資源開發型,整合優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產業帶動型,壯大特色產業,突出結對共建”“混合經營型,培育新型主體,強化引領帶動”等發展模式,不斷增強各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張寶)
張家口新聞網訊 9月6日,在懷安縣中藥材(酸棗)種植示范基地內,專家團隊正在仔細查看酸棗長勢。近年來,該縣通過引進中藥材(酸棗)種植項目,著力發展酸棗產業。截至目前,示范基地內共栽植酸棗品種苗10萬株、育苗500萬株,配套建設水肥一體設施,并成功注冊“棗佳佳”商標。 高景山 攝
縣委書記劉源
●8月26日,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會議,傳達學習省委領導赴懷安縣調研指示精神,并安排部署落實工作。
●8月29日,就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行實地調研,推動創城工作提質增效。
●8月31日,主持召開懷安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對居住人口臺賬管理、卡口管理、重點人群排查、“兩居”管理、全員核酸檢測等當前疫情防控重點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
●9月3日,主持召開落實第一卡口落地核酸+抗原檢測若干問題調度會議。要求衛健、交通、公安等相關部門匯報當前卡口運行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安排具體措施,切實做好保通保暢工作。
●9月5日,主持召開懷安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聽取相關鄉鎮、部門關于人居環境治理、涉農整合資金支出進度、項目進展等情況的匯報,研究解決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舉措。
縣長郝迎光
●8月23日,督導檢查自建房和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與河北建工集團就懷安高鐵新城基礎設施建設P P P項目相關事宜進行洽商會談。
●8月25日,主持召開縣規劃建設委員會第八次會議。
●8月26日,主持省第三督查組交辦非法采砂問題整改現場會,并就問題整改工作進行實地督導檢查。
●8月31日,主持召開縣政府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省委倪岳峰書記來懷調研指示精神,安排部署相關工作。
●9月3日,主持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傳達學習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經濟運行、項目建設、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
張家口新聞網訊 日前,記者走進位于西沙城鄉的設施蔬菜種植園區,只見園區內設施大棚正在加快建設,工作人員介紹,預計9月底這些大棚將全部完工并投入生產。
近年來,該鄉圍繞“中心村、示范片區”建設,打造集“種植+采摘+研學+民宿旅游”一體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建設環山造林綠色生態涵養區、城郊現代農牧產業區,強力推進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生態肉牛養殖基地、碹窯文化旅游基地、中藥材(酸棗)種植示范基地、新能源光伏發電基地建設。今年以來,該鄉實施了投資1600萬元鄉村振興產業示范項目,建設了占地130畝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帶動示范片區121座日光溫室暖棚發展設施蔬菜種植,打造北京綠色蔬菜供應基地。大力發展以肉牛養殖為主的農牧產業,形成龍頭養殖企業合作社4家,養殖大戶20多家,發展肉牛養殖1800余頭。加快碹窯民宿旅游發展,謀劃建設高標準旅游線路和游客接待中心,引進文旅公司專業化運營,建成碹窯民宿36間、碹窯文化館1座。引進張家口懷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懷安縣酸棗產業基地,注冊了“棗佳佳”商標,通過省級中藥材技術專家把脈問癥,確保中藥材產業行穩致遠。引進懷安縣昊明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水電集團,建設2座兆瓦級、14座千瓦級光伏電站,新能源光伏發電基地成為促進集體經濟穩定增收的重要一環。(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景山 張秀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