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結合點 盤活閑資源 打造產業鏈
懷安縣加快農旅融合走好鄉村振興路
張家口新聞網訊 “2022’張家口懷安縣首屆文化旅游藝術節期間,德源田園綜合體等6個各具特色的農旅融合項目給了游客十分美好的體驗,全縣交出了‘接待游客8.5萬人次,實現經濟收入1000余萬元’的亮眼成績單,極大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近日,懷安縣委書記劉源告訴記者。
今年以來,懷安縣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特色的農業資源、美麗的鄉村元素,通過找準結合點、盤活閑資源、打造產業鏈,加快推進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互融發展,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發展之路。
張家口新聞網訊
8月24日,懷安縣西灣堡鄉西沙灘村葡萄園開園迎客。西沙灘村是有名的林果種植專業村,有肉用杏、小金紅蘋果、葡萄、西梅等多個樹種,全村50多農戶通過林果產業實現了增收。 高景山 牛海民攝
立足縣域,找準農旅發展結合點。該縣立足農業農村資源和縣域特色,積極謀劃農旅融合項目建設,儲備了邊塞古堡文化旅游區、中國圍棋文化傳承基地、國際生土建筑產學研基地等31個要素齊全、建設條件成熟、帶動性強的項目。以“產業化、特色化、品牌化”為目標,融合時尚音樂、戶外運動、研學親子、田園度假、自駕觀光等業態,提升農旅服務品質。積極培育田懷線——陰山天路旅游項目,挖掘田懷線沿線獨特人文、景觀、鄉村、美食等魅力,打造自駕綠道標桿。
站位高遠,盤活農業農村閑資源。該縣著眼構建全域全景產業融合體系,持續深化“特色農牧業+旅游、康養產業+旅游等產業融合”,著力建設精品特色村,推動鄉村旅游全覆蓋。持續推進藝術振興鄉村百村計劃,形成一批高標準文化藝術旅游創業就業鄉村,推出“洋河農作”土特旅游產品品牌。不斷提升“特色餐飲、精品住宿、旅游購物、文化娛樂”四大業態,打造碹窯精品民宿、特色休閑農莊、房車露營基地,培育“古堡風云、碹窯印象、洋河農創”等旅游商品品牌,策劃圍棋文化藝術節、洋河露營音樂節、北方越野汽車公開賽、稻田夜間故事會等品牌活動。
點面結合,打造全域發展產業鏈。該縣加快構建全域全景“快旅慢游”交通體系,以旅游綠道建設為支撐,逐步推進旅游休閑驛站、特色休閑旅游廊道建設。構建特色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旅游廁所、智慧旅游、旅游標識、旅游安全、旅游便民等五大公共服務重點工程。在體育牽引、文化賦能、旅游帶動下,懷安縣光伏小鎮、自駕游觀光風景大道等一批亮點工程和重大賽會活動加速啟動,招商引資活動有序開展,一批要素齊全、建設條件成熟、帶動性強的項目已進入全市項目盤子當中,“一心引領、一廊互動、一環串聯、五區聯動”的旅游發展空間格局加快構建。(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高景山 王世軍)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張家口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懷安縣通過組建宣講隊伍、建設宣講陣地、創新宣講形式和載體等途徑,面向群眾開展特色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該縣統籌宣講人才資源,組建由縣委宣講團成員、黨校專家教授、基層理論宣講骨干為主體的政策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隊,深入到鄉村、社區開展集中宣講、座談互動、文藝宣傳等活動,累計已開展宣講活動240多場次。發揮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非遺傳承人、鄉賢、致富帶頭人、先進典型、婦女骨干、文藝愛好者等人群的作用,充分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常態化宣講,筑牢宣講陣地。探索創新理論宣講方式和載體,通過“互聯網+理論宣講”模式,依托“懷安融媒”“文化懷安”微信公眾號和視頻號,打造理論“云宣講”課堂,截至目前,該縣共組織開展“云宣講”6次,學習觀看人數達到2.1萬人次。(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梁建波)
嚴把入黨關口筑牢基層堡壘
張家口新聞網訊 懷安縣在發展黨員工作中全面推行“兩級三審一備案”工作制度,通過多部門聯審、全過程監督,嚴把入黨關口。
在發展黨員過程中,縣、鄉兩級在確定發展對象后和預備黨員轉正前進行三次部門聯審,縣委組織部對基層黨支部確定的積極分子進行實時備案。縣、鄉兩級共19個部門直接參與審查,逐人過篩子,細致核背景,堅決把政治不合格人員排除在外。截至目前在縣、鄉審查環節中共發現問題2項,2名發展對象被取消資格。縣委組織部每半年進行一次積極分子備案,實現關鍵程序規范有序、關鍵步驟把控到位。舉辦培訓3期,直接參訓114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層黨務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為不斷優化黨員隊伍結構、提高黨員隊伍質量打下了堅實基礎。(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劉蕓含 何宇佳 周永高)
書記縣長工作動態
縣委書記劉源
●8月17日,主持召開懷安縣優化營商環境整改提升推進會暨營商環境攻堅月活動動員會,聽取問題的整改推進情況,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
●8月18日上午,赴柴溝堡鎮街道辦事處、縣防疫辦實地查看大數據排查工作,同日赴G6高速口調研卡口落地核酸、人員排查工作情況。
●8月18日下午,主持召開懷安縣新能源項目推進會,聽取相關單位關于項目建設推進情況的匯報,研究推進方法并制定相關工作機制。
●8月20日,赴高鐵站慰問一線防疫人員,并調研車站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執行情況。
●8月21日,召開懷安縣農村問題廁所整改工作調度會,傳達省、市會議精神,要求各鄉鎮對照問題開展自查,立行立改。
縣長郝迎光
●8月15日,檢查指導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與中電(湖南)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就新能源項目、碳匯項目進行交流對接;赴西灣堡鄉、王虎屯鄉檢查非法盜采問題。
●8月16日,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全縣疫情防控流調排查工作。
●8月18日,主持召開懷安縣重點項目建設調度會;與中核大地、中核江西科技、南昌凱利等單位對接工作、深入交流。●8月20日,主持召開經濟開發區發展績效專項考核調度會。
“紅馬甲”成為創城靚麗“風景線”
張家口新聞網訊 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懷安縣通過組建黨員志愿服務、政策理論宣講、鄉村振興等16支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60余場次,840余人次志愿者參與各類創城志愿服務活動,鮮艷的“紅馬甲”已成為該縣文明城市創建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為進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創建質量,懷安縣發出“招募令”,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形成了縣有志愿者總隊,鄉鎮、村(社區)、各行業系統有志愿者分隊的工作格局。為提升志愿服務工作水平,更好發揮志愿服務隊作用,該縣開展了志愿服務精神、志愿服務注意事項及本行業、本系統專業志愿服務技能等方面培訓,圍繞服務所需技能、服務標準、注意事項等內容,對各志愿服務隊骨干進行培訓,加強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建設。各志愿服務團隊圍繞服務職能,精心謀劃和打造志愿服務項目,先后開展“寸草心”愛老敬老志愿服務、學雷鋒志愿服務、政策理論宣講志愿服務、鄉村振興志愿服務等活動80多場次,參與人數達到1.2萬多人次。同時,該縣積極探索志愿服務行動常態化機制,不斷加強制度化建設,制定志愿者工作各項機制,按照志愿服務項目對社會志愿者進行統一管理,統一制定活動方案,志愿者活動有章可循,規范有序,截至目前全縣注冊志愿者達4.1萬余名。(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劉蕓含 杜海龍 李恩澤)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