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市委宣傳部、市委講師團、北京市延慶區委宣傳部主辦,市委市直機關工委、懷來縣委宣傳部承辦的“共護長城根脈 攜手京張未來”——“最美長城守護人”宣講活動先后在懷來縣沙城實驗小學和張家口市圖書館舉行。活動通過“現場宣講+線上直播”的形式,面向機關干部、群眾代表及學生群體開展宣講,累計覆蓋觀眾600余人,進一步推動長城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凝聚京張兩地協同守護長城文化遺產的合力。





宣講活動中,8名來自京張兩地的“最美長城守護人”結合自身經歷,多角度展現長城保護與創新的實踐成果。大境門景區負責人劉曉娟在《大境門的時代回響》中講述一位退役老兵守護長城的堅守,八達嶺長城保潔員錢占勝以《我給長城當“保姆”》分享日常維護長城整潔的付出,延慶區融媒體中心編導趙倩女通過《洞見長城》呈現媒體人記錄長城變遷的使命,萬全長城衛所博物館講解員柳亞男以《遇見京西第一衛》傳遞對長城文化的熱愛,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延慶區延慶鎮居民徐蘭鳳講述了愛人孟憲利40多年來用長城藏品打造“移動長城”的經歷。此外,石峽村干部谷文亭、外事接待員史馨格、傳拓藝術傳承人李春宇等,均以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實踐,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長城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此次活動是繼今年6月北京延慶首場宣講后,京張兩地再度攜手推進的“最美長城守護人”宣講活動。活動現場,觀眾通過宣講員的故事,深刻感受到“長城守護人”如何用科技賦能保護、用日常堅守傳承、用藝術活化歷史。“這些故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原來長城守護可以是巡護員的腳步,也可以是技術員的鍵盤。”現場觀眾的感慨道出了基層群眾的心聲。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長城的每一塊磚石都承載著歷史,延慶和張家口坐擁八達嶺、大境門等標志性節點,也是長城保護段的重點區域。本次宣講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傳播,更是一次行動動員,號召大家爭當長城文化的傳播者、長城保護的實踐者、長城精神的弘揚者,共同為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建設貢獻京張力量。(李小永 安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