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休教師任女士遭遇“代理全額退保”騙局,銀行賬戶被分5次盜刷共計十余萬元,同時其原有的重疾險保單因退保徹底失去保障,令人痛心。人保壽險張家口中支就此發出風險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擦亮雙眼,遠離此類金融騙局。
據了解,任女士先是收到自稱“保險維權中心”的短信,對方聲稱可協助其全額退還某重疾險保費,僅收取保費的15%作為服務費。在高額退費的誘惑下,任女士與對方建立聯系。隨后,詐騙分子將其拉入一個30人的微信群,殊不知群內成員均為詐騙團伙成員。這些“群友”不斷營造“維權成功”的氛圍并制造緊迫感,誘導任女士簽署了所謂的《保險維權委托協議》,而這份協議實際是一份個人信息授權書。
緊接著,詐騙分子以“保險銷售存在誤導”為由,頻繁向監管機構及保險公司投訴施壓。當任女士收到保險公司同意退還70%保費的通知后,詐騙分子隨即提出新要求,以繳納“維權保證金”為名,誘導其將銀行卡綁定至指定POS機,并要求提供短信驗證碼辦理“保費代收”手續。出于對“全額退保”的期待,任女士按要求操作,最終導致銀行賬戶被瘋狂盜刷,十余萬元積蓄瞬間“蒸發”,且原有的重疾保障也因退保化為烏有。
針對此類騙局,人保壽險張家口市中心支公司特別提醒消費者牢記三大防范要點:
一是選擇正規金融機構。所謂“全額退保”“高額返利”多為虛假宣傳,金融黑產中介往往以誘導退保、收取高額手續費牟利,甚至會利用消費者信息實施詐騙,務必堅決拒絕其誘導。
二是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詐騙分子手段層出不窮,常通過陌生群組營造氛圍、以時間限制制造緊迫感,對此類催促、施壓的行為需時刻保持警惕,切勿輕信。
三是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不隨意簽署不明授權協議,不向他人泄露銀行卡號、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敏感信息,嚴防個人信息被用于詐騙、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