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關于鄉村小規模學校如何發展,成為熱點話題。
在鄉村,人數不足100人的學校會被劃為小規模學校,這被稱為我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隨著人口外遷流動、城鎮化的發展、資源不均衡等原因,鄉村小學生源流失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小規模學校路在何方?橋東區教體局開展的讓鄉村小規模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探索與實踐,為社會提供了有益參考。
橋東區大倉蓋學區7所學校學生不到百人,有的學校只有二三十人。這些學校普遍面臨教育資源配置水平較低、優質師資缺乏、很多教學活動無法開展等困境。為了讓鄉村學生也能享受到優質教育,2022年9月,該區教育教學在路家坊小學、周頂屯小學和常峪口小學3所進行了試點教育教學改革。
一年來,橋東區充分整合教師資源,實施了“名師支教+混齡課堂+項目化學習+空間改造”等改革舉措。同時,引進愛心企業資助,為學生提供免費早餐。改革的成果明顯,鄉村小規模學校煥發出新生機,孩子們的笑臉更燦爛了。今年,橋東區再次選拔30名城區優秀教師到鄉村支教,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學改革全面鋪開。橋東區教體局局長郭麗宏也表示,解決小規模學校出路問題,關鍵在找對策、重落實。往大了看,根本在鄉村振興,加快城鄉各種資源要素流動、讓人口留得住、發展得好等。往小了說,建好鄉村學校,核心在教育均衡,這對于保障鄉村孩子的基礎義務教育尤為重要。
鄉村教育未來走向有兩點:一是扎根本土,二是面向未來。建立城鄉學校幫扶激勵機制、變革教育理念、圍繞項目設計課程……橋東區教體局實施的教育改革,讓小規模學校實現了“小而優”“小而特”“小而精”。
為鄉村孩子的未來重塑教育,在前行的路上要始終把育人放在首位。小規模學校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或家庭條件較為困難的孩子,他們的教育問題更需要被關注,這是教育工作者堅守的初心。
今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的意見》指出,推動城鄉整體發展,科學制定城鄉學校布局規劃,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有了政策支持、城鄉協作、民間助力,我們相信,小學校也能辦大教育,小學校也有大未來。
(白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