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國之大者”,經濟發展也是“頭等大事”。如何幫助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及相關風險,實現平穩健康發展,是當前一項重要工作。近日,我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力促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35條措施》,從減稅降費、保障供應、援企穩崗、加大投資、消費拉動等多個方面制定了詳細舉措,加大對全省工業經濟主體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幫扶力度。此舉無疑是一場助企紓困的及時雨。
市場主體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經濟運行情況和居民生活質量,占據絕大多數比例的中小微企業,更是在促進增長、穩崗就業、服務民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中小微企業也因其自身特點容易受到不穩定因素影響,在生存發展過程中面臨著不少實際困難。而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的背景下,政府部門拿出真金白銀,推動普惠性減稅降費、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及時清理欠賬等措施加快落地,既能夠有效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也能有力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協同共進,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和產業發展動力。
推動助企紓困政策盡快貫徹執行、細化落地,讓這場及時雨惠及廣大企業,需要執行層面的積極作為。執行過程中,從資金調度、手續審批,到部門銜接、跟蹤問效,都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拿出精準有力的配套措施,推動普惠性和針對性的紓困政策直達各類市場主體,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增強應對困難的底氣。
要注意的是,對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既要著眼當前,也要惠及長遠。此次我省出臺的具體舉措中,從減負和獎補等方面加大了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其中所蘊含的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導向十分明了。對于著力發展“六大產業”,推動全面綠色轉型的張家口而言,狠抓政策落實,為企業“輸血補鈣”的同時,也不妨通過更多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不斷增強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適時將部分階段性惠企政策轉化為可長期實施的政策,并配合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效率的積極舉措,提升包括“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更多中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和專業化水平,為更多朝陽行業和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增添新動能,也為全市培強優勢產業、促進經濟轉型提供助力。(王棣)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