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我市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依托京張對口幫扶機制,與北京市深入開展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控合作,通過項目共建、技術共享、物資支援等多維度協作,顯著提升了區域林業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共同守護京西北生態安全,為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生態基礎。
森林資源是張家口的重要生態屏障,目前,全市林地面積達到2025.44萬畝,全省排名第二,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尤為關鍵。我市將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納入長效重點工作日程,積極推動與北京市延慶、昌平、門頭溝區等在調查、監測、防治方面的智能化協同管理,真正實現了“區域有界,防治無界”。通過對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紅脂大小蠹等重大檢疫對象實施可視化監測,實現了蟲情預警信息和防控資源的跨區域共享。
2023年,在北京的大力幫扶下,赤城縣和涿鹿縣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能力提升項目順利推進,共完成10個監測點設備安裝、2個林木智能保護基站和2個松材線蟲病檢測實驗室建設,并配備大型車載噴煙噴霧機等先進防治器械。此外,懷來縣、沽源縣、尚義縣、崇禮區4個北京對口幫扶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這些項目的實施,顯著提升了我市林業有害生物檢疫御災和防治減災能力,推動物聯網監測預警水平邁入全省先進行列。
多年來,我市與北京市林保站及延慶、昌平、門頭溝等毗鄰縣區森保部門建立了緊密的聯防聯治合作機制,并簽訂多項協議。據統計,我市累計接收北京援助防治器械7296臺/套,防治藥劑158噸,極大改善了我市生態環境。雙方每年共同組織開展10余次交流活動,包括京津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培訓班、松材線蟲病應急演練、專家會診、燈誘調查及古樹保護等,切實提升了區域協同實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與北京市聯合開展“5.12林草植物檢疫宣傳周”“5.25林業植物檢疫執法專項行動”等宣傳活動,增強了公眾對外來有害生物防控的意識,營造出社會共同參與生態保護的良好氛圍。
“京張攜手共進的深厚情誼,讓張家口人民真切感受到‘惠’自京城的溫暖,也讓北京各界的付出結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站長宋淑霞表示,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深化與北京的合作,共同推動林業有害生物聯防聯控走深走實,攜手筑牢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實現互利共贏、協同發展。( 趙彩芬 謝升 海洋)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