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輝,“張鐵蛋兒”愛心志愿服務隊隊長。“家人們,咱不光要逗大家樂,更要幫身邊有難的人!”在沽源,提起“張鐵蛋兒”,大家都熟悉——這個1991年出生的本地小伙,從方言搞笑博主轉型公益達人,帶著團隊把網絡流量變成了幫扶弱勢群體的“及時雨”,用行動詮釋著新時代自媒體人的擔當。
從“逗人樂”到“暖人心”:草根網紅的公益轉型
2022年,張昕輝以“張鐵蛋兒”為名在抖音開通賬號,憑借詼諧的沽源方言段子和濃郁的鄉土風情視頻迅速走紅。他面相喜感、內容接地氣,吸引了不少粉絲關注。

注:看望守護病妻數十年的魏守財
到了2024年,在本地愛心自媒體人的影響下,他萌生了新念頭:“不能只求點贊,更要用流量做點實實在在的事!”于是他迅速行動,集結5位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張鐵蛋兒愛心志愿服務隊”,并同步運營微信公眾號“沽源張鐵蛋兒”,打造公益宣傳新陣地。不到一年,團隊走訪遍及沽源14個鄉鎮,關懷環衛
工人、探訪抗美援朝老兵、陪伴留守兒童……每一次行動都被真實記錄并制作成視頻上傳網絡,累計瀏覽量突破210萬,獲贊超5萬。不少網友暖心稱贊:“鐵蛋兒,這事做得真地道!”
用鏡頭傳遞溫暖:記錄幫扶路上的真實故事
“旭旭家的事兒,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提起這戶人家,張鐵蛋兒的語氣里仍滿是心疼。旭旭因意外全身大面積燒傷,媽媽患骨癌截肢,妹妹先天小腦萎縮,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爸爸一個人肩上。

注:看望慰問旭旭一家人
張昕輝把他們的真實困境拍成視頻、開直播,沒想到愛心瞬間“爆了棚”:網友們紛紛捐款捐物,本地企業主動幫忙換房瓦、送米面煤,還有人出主意搞養殖。團隊干脆送了一批兔子,手把手教旭旭爸爸養殖增收。看見一家人漸漸重拾笑容,張鐵蛋兒在鏡頭背后忍不住紅了眼眶:“這就是做公益真正的意義。”
這幾年,他們累計走訪23戶困難家庭,發布45期公益宣傳,接收網友捐贈物資和現金超4.1萬元。
匯流量為力量:聚攏八方愛心共建公益“朋友圈”
“個人能力再強也是‘單槍匹馬’,互聯網能湊成‘千軍萬馬’!”張鐵蛋兒深諳這個理兒。為了讓更多人參與,他嘗試“公益+直播”,網友在直播間里你一言我一語:“我捐文具”“我幫留守兒童輔導作業”;他建的“張鐵蛋愛心公益群”,更是吸引了京津冀蒙130多位愛心人士、商家加入。
“慈善不分大小,公益不分前后!”這是團隊的口號,更是張鐵蛋兒的初心。他說,要讓更多人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大家一起把公益的路走得更寬更實!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