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讀懂“十五五”|大力提振消費 建設強大經濟增長“主引擎”
2025-11-05 16:00:07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5日消息(記者 邵藍潔)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首要任務。近日,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大力提振消費”在“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部分被置于首位。
為何要強大國內市場?消費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處于何種地位?我國消費還有哪些潛力可以挖掘?央廣財經記者采訪了專家解讀。
擴大消費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擴大消費是保障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張威對記者表示,“從外部環境看,當下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大,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這種優勢是對沖外部不確定性的壓艙石和穩定器。從內部循環看,消費擴容促進市場需求擴張,能夠有效刺激生產規模的擴大。同時,消費結構優化也可以帶動業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
“十四五” 期間,消費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凸顯,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突出。2024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 44.5%,繼續發揮經濟發展第一拉動力作用。2025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3.5%,消費作為中國經濟增長主引擎的作用更加穩固。
“大力提振消費,意味著推動經濟向以內需為主導的高質量發展模式轉型。”央廣財經金頂智庫專家、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表示,消費在不僅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和戰略支點,更是暢通國內大循環、連接民生福祉與產業升級的一個關鍵樞紐。
加大惠民生力度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建議》中提到,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于物和投資于人緊密結合,以新需求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促進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
張威表示,在促進消費方面,一方面要完善消費增長的支撐機制,以收入增長促進消費增長;另一方面要減壓,通過構建更加優化、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減輕消費者壓力,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在消費供給方面,一方面要促進商品消費升級,服務消費供給提質;另一方面要逐步清理汽車、住房等消費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釋放消費潛力。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認為,提振消費就是要解決居民“想消費”“能消費”“敢消費”“樂消費”“閑消費”的問題。他表示,這涉及到提高消費供給質量、增強消費者權益保障等多方面的機制協調。
對于消費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張威建議,要創新消費管理制度、規則等,運用現代化技術實施科學高效管理。劉春生認為,當下要完善對新業態的質量標準,建設包容、審慎監管方式。
消費潛力充足 服務消費供給提升空間大
目前,我國人均GDP已達到1.3萬美元,服務消費進入快速增長階段。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提升至46.8%。服務消費具有消費頻次高、乘數效應強、增長可持續等方面特點,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
《建議》中提到,以放寬準入、業態融合為重點擴大服務消費。
“我國服務消費占比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張威表示,從日常生活所需角度看,家政消費、健康消費、汽車后市場消費有望獲得較快增長。從旅游的角度看,旅居消費、郵輪游艇消費有較大增長空間。免簽政策的延續有望推動入境消費更進一步增長。從滿足情緒價值的角度看,演出消費、體育消費、網絡視聽、冰雪消費等將形成更豐富的消費體驗,并獲得更多消費者青睞。同時,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態勢將更加明顯,并將不斷衍生新的服務消費模式、業態、場景,進一步激發服務消費潛力。
劉春生也提到,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老年人消費需求旺盛,銀發經濟領域的智慧養老、康養護理等新型消費非常有潛力。
編輯:朱麗霓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