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新辦近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央財政已下達第一批養老服務消費補貼補助資金11.6億元,已有36.51萬張養老消費券發放到失能老年人手中。我國養老服務消費補貼試點有序推進,既有助于緩解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負擔,也將帶動養老服務消費,推動養老產業供給提質。
隨著我國高齡老年人數量不斷增多,失能老人照護服務廣受關注。今年7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發放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的通知》。這是我國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面向全體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實施養老服務消費補貼項目。
從消費端來看,補貼政策的精準發力,緩解了失能老年人家庭照護的負擔。政策規定,針對中度、重度、完全失能等級的老年人,給予相應補貼。補貼標準根據失能等級梯度設置,有效匹配照護需求強度,確保資源向高照護需求群體傾斜。同時,服務機構需經民政部門認定并納入監管體系,保障了服務質量與安全,讓消費者更安心。
從供給端來看,發放針對特定領域的消費券,可以引導資源的投向,優化養老服務供給的結構。當下,我國養老服務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發展仍處于早期階段。養老服務消費券的發放,有利于挖掘市場需求,推進供需匹配,從而推動各類參與主體擴大投資、增加服務供給。同時,政策明確規定,本次消費券的發放范圍涵蓋長期入住養老機構、短期入住養老機構、日間托養和居家上門等4大類,這對于群眾迫切需要的各類養老服務業態的培育也起到引導支持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2%;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億,占總人口的15.6%。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
在此背景下,銀發經濟正在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的重要領域。從基礎照護服務到高品質生活,從醫療健康到文化娛樂,銀發經濟產業鏈長、輻射面廣、帶動力強,既是民生保障的“責任題”,也是經濟發展的“機遇場”。未來,隨著養老服務支持政策細化落地、各類試點工作有序開展,銀發經濟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成為推動內需增長的新引擎。(央廣財經評論員 萬玉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