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10月2日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米代金村拍攝的中國援乍得農業(yè)第八期技術援助項目的稻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fā)(阿諾攝)
新華社恩賈梅納10月13日電 通訊|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機隆隆作響——中國援乍得農技援助項目舉辦“豐收節(jié)”
新華社記者王澤
清晨,太陽升起,金色的光芒灑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的米代金村。稻田里,金黃的稻穗隨風搖曳,幾臺嶄新的收割機猶如小船駛入金色海洋,轟鳴聲與農民的歡聲笑語交織。
中國援乍得農業(yè)第八期技術援助項目的“豐收節(jié)”正在這里舉行。米代金距乍得首都恩賈梅納約70公里。十月初,這片土地迎來一年一度的收獲季。乍方政府官員、地方領袖、中國農業(yè)專家和村民齊聚田間地頭,共享豐收喜悅。
“這是乍得的一項突破?!痹谑崭瞵F場,乍得總統(tǒng)府秘書長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阿拉博激動地說,中國專家?guī)淼乃靖弋a栽培技術表明,乍得能生產足夠的稻米,不僅能養(yǎng)活本國人民,改善飲食結構,還能實現出口創(chuàng)收。
在乍得,芝麻、阿拉伯膠和棉花是主要農業(yè)出口產品,但稻米才是主要主糧作物,也是糧食安全的關鍵。然而,由于資金不足、農業(yè)技術落后以及氣候炎熱干旱等原因,當地水稻產量長期偏低。政府每年不得不進口數十萬噸大米,卻仍不足以讓民眾擺脫饑荒威脅。
2006年,中國農業(yè)技術援助項目專家組來到乍得。近二十年來,他們推廣優(yōu)質稻種,開墾農田,建設灌溉設施,帶來插秧機、收割機等現代化設備,已幫助乍方累計推廣播種超過60萬公頃優(yōu)良水稻種子,培訓農業(yè)官員、技術人員及種植戶近3000人次。
27歲的水稻種植戶巴拉丁·卡德爾親眼見證了收割機在米代金稻田里“施展魔法”?!拔以谶@里工作了4年多,但今年變化特別大??吹竭@些能直接收割并脫粒稻谷的機器,我感到很自豪?!彼f。
據第八期農業(yè)專家組組長何橋生介紹,專家組已篩選出10余個適應乍得本地的水稻品種,其中3個即將納入乍得國家種子目錄庫。“中國稻種比當地品種平均增產35%以上,近20年來,累計增產120萬噸糧食,足以供300萬人食用一年?!彼f。
35歲的種植戶奧馬爾·蘇萊曼說,中國專家的技術培訓正在提升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組織能力?!拔覀儗W到了很多,比如如何育壯秧、科學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教我們種子除雜保純技術?!?/p>
在杜吉亞區(qū)安貝拉村,農民奧斯曼在接受培訓后開始采用水稻高產標準化種植。盡管2024年10月遭遇洪災,他仍從1公頃稻田收獲了7.84噸稻谷,而過去2公頃稻田只能收獲7噸。他因此還增收了72萬中非法郎(約合1200美元)。
卡德爾說,與中國專家合作增收,讓他看到了希望?!拔疫€在別處開墾稻田。我掙到的錢會分給幫我耕田的人,也會拿出一部分贍養(yǎng)父母?!?/p>
“我們高度重視與乍得的農業(yè)合作,雙方合作基于平等、互利和共同發(fā)展?!焙螛蛏f,中國的目標是建立真正的伙伴關系,分享高產栽培技術,提升種植能力,培養(yǎng)本地人才?!霸该磕甓荚凇净ㄏ憷镎f豐年’,助力乍得早日實現糧食自給自足?!?/p>

10月4日,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米代金村的中國援乍得農業(yè)第八期技術援助項目基地,農民晾曬收割后的稻谷。新華社發(fā)(阿諾攝)

10月4日,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米代金村,中國農業(yè)技術援助項目專家組組長何橋生(前左)向乍得總統(tǒng)府秘書長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阿拉博(前右)介紹水稻的生產情況。新華社發(fā)(阿諾攝)

10月4日,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米代金村,工作人員駕駛收割機收割水稻。新華社發(fā)(阿諾攝)

10月4日,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米代金村,人們觀看收割機作業(yè)演示。新華社發(fā)(阿諾攝)

10月4日,在乍得哈杰爾-拉米斯省杜吉亞區(qū)米代金村,中國農業(yè)專家、乍方政府官員和村民共同慶祝水稻豐收。新華社發(fā)(阿諾攝)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xié)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