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閆槿 劉瑞一 李菲
護肘、護膝、冰鞋、護腰、頭盔……隨著裝備一件件上身,兩位12歲的男孩瞬間完成華麗變身,化身追風少年,手上的動作行云流水,腳下的滑行虎虎生風。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雪狼冰球隊在比賽中。李曉春攝/光明圖片
1月24日,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雪狼冰球隊的訓練場館中,記者見到了該隊的正隊長吳卓涵和副隊長周梓淇。他們告訴記者,2022年春節與北京冬奧會相繼來臨,冰雪新春年味濃,給他們帶來了很多新的體驗。
兩位隊長代表球隊參加了“冬奧小小解說員”活動。在講臺上,他們解說冰球比賽的規則,闡釋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其實,從開始練習冰球的那一刻起,奧林匹克精神就一直鼓舞著他們。吳卓涵和周梓淇告訴記者,最初接觸冰球時,最吸引他們的是運動員身上那件酷似“超人”裝備的戰衣。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后,他們更加堅定了學習冰球的決心。
“超人”的成長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周梓淇曾因無法在冰面上順暢滑行而苦惱。面對對方后衛的來勢洶洶,作為中鋒的吳卓涵也經常感到恐懼。在觀看了中國女子冰球隊的比賽之后,那些身披國字號戰袍的運動員讓他們感受到了奧林匹克精神就蘊含在一次次摔倒再爬起的過程中,他們深受感動,從此再也沒有輕言放棄。
而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冰球小將們也表現出超越年齡的堅毅。周梓淇的母親滕燕告訴記者,在剛開始練習冰球時,為了彌補體力的不足,孩子經常在三伏天身著厚重的裝備進行體能訓練,即便汗流浹背、體力透支也會堅持完成訓練任務。作為母親,滕燕有時會心疼,但更為孩子身上那股韌勁感到自豪。
如今,身披戰袍風馳電掣般滑行時,兩位隊長和隊友們也漸漸有了“超人”的風范。他們多次在青少年冰球聯賽和各類邀請賽上摘金奪銀,實踐著“更快、更高、更強”。在激烈的比賽中,他們同舟共濟,學會了用自己的身體為隊友抵御撞擊,彰顯“更團結”的精神。更令人欣慰的是,所有隊員的學習成績都名列前茅,真正實現了訓練與學業的雙豐收。
在孩子們取得的每項成績背后,都凝結著教練團隊和“冰爸”“冰媽”們的辛勤汗水。“不是在冰場,就是在去冰場的路上”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而譚明瓊身兼“冰媽”和領隊兩重身份,自然承受著雙倍的辛苦。她要完成學校體育課的教學任務、處理冰球隊的大小事務,還經常為了撰寫球隊的總結報告和新聞稿加班到凌晨,但能在冰球的世界中與孩子們同甘共苦,她也感受到了雙倍的快樂。
更讓譚明瓊高興的是,球隊歷經8年多的發展,已經壯大成一支擁有五六十名隊員的“超級冰球隊”,并開始向各級青少年專業冰球隊輸送人才,為中國冰球事業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黨總支書記、小學校長張繼軍表示,在北京冬奧會大環境和媒體廣泛宣傳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參與到冰球運動中來,學校將對冰球隊進行長期發展規劃,加強梯隊化建設,并利用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契機開展更加豐富的冰雪運動課程和體驗活動。
2月10日,中國男子冰球隊將迎來北京冬奧會首秀,吳卓涵、周梓淇和隊友們將到場觀賽。在冬奧會現場觀看頂級冰球比賽的經歷必將成為孩子們的寶貴記憶,而在這場冰球盛宴后,他們會在北京冬奧會為中國冰雪運動帶來的春天里,繼續像“超人”一樣,向著中國冰球事業的美好明天一往無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