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的檢修任務是對不凍泉站道岔進行日常養護,曹正棟擔任室內防護,注意有車及時提醒。”1月19日,隨著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電務段格爾木信號車間不凍泉信號工區工長張學龍分布完當日的工作安排,他們在青藏鐵路海拔4680米的不凍泉開始了今年春運開啟后的第一次檢修作業。
格爾木信號車間不凍泉信號工區位于昆侖山腳下,平均海拔4680米,擔負著青藏鐵路沿線不凍泉、清水橋、望昆、昆侖上等4個高海拔無人站信號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任務,這里平均氣溫零下16.7攝氏度,紫外線照射強,空氣稀薄,自然環境惡劣。
春運期間客流量增多,為了確保旅客列車平安抵達終點站,管內的設備質量一定要安全可靠,對于電務信號工來說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也是他們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1月19日9時20分,經過近1個小時的路程,“天路”電務信號工到達了作業地點不凍泉。按照事先分工,大家開始忙碌了起來。“2號道岔的尖軌基本軌密貼情況重點看下,容易出現問題。”張學龍對工友陳嘉鑫認真交代道。
“問診天路”多年,這些“患者”的小毛病,張學龍早已熟記于心,這也是他經歷的第8個春運。每年春運開啟后,他都會帶領工友們認真仔細地完成電務設備的檢修任務,這種任務對他來說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陳嘉鑫,把鋼直尺遞給我。”話落,工長張學龍便俯身檢查轉轍機的滑床板狀態與尖軌密貼情況。“尖軌與基本軌的密貼尤為重要,無論順向還是對向來車,密貼不好容易引發事故。”張學龍一邊查看情況一邊對剛剛來到工區的新員工劉希望說。
此時,不凍泉地區天氣更加寒冷,刺骨的寒風吹打在他們的臉上,不一會兒眉毛和睫毛上便結上了一層白色的冰霜,給他們的檢修任務增加了難度,但他們依然一絲不茍地各自忙碌著。
“大家再堅持一下,今天比較冷,這是今年春運的第一次檢修作業,我們一定不能馬虎,只有認真檢修好設備,才能確保春運中電務設備安全可靠……”張學龍向身邊的工友叮囑道,但他的聲音很快就被呼嘯的狂風淹沒。
“檢修作業完畢!請求試驗!”“室內試驗良好!”11時20分,近120分鐘的天窗結束,道上作業的他們顫抖地收拾著工具,回到車內趕快喝上一口熱水。此時不凍泉地區的狂風越來越猛烈。
“我們在高海拔地區工作的不怕缺氧和紫外線,就怕寒氣吸進肺部,嚴重的話會咳血,作業時一定要做好保暖還要確保當天檢修的設備安全可靠,一點都不能馬虎,今年春運為期40天,這期間大家就得辛苦點……”返回的路上張學龍對大家說。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