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雄安11月8日電 (記者王紅)近日,雄安人工智能算力調度平臺在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正式部署完成并投入運行,標志著雄安新區在構建集約高效、智能綠色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上邁出關鍵一步。
據了解,該平臺目前已成功接入全國29個算力節點,初步實現對總計23000P異構算力資源的統籌調度(其中國產化算力達7000P,非國產化算力達16000P),構建起一個覆蓋廣泛、響應迅速、調度靈活的跨區域算力協同網絡。
據悉,該平臺具備全面支持通用計算、智能計算和高性能計算等多種算力類型的能力。通過統一接口,平臺實現了對異構算力資源的標準化接入、統一封裝與智能調度。在調度過程中,平臺綜合考量算效、碳效、時延、安全等多維因素,動態匹配最優算力供給方案,旨在為大模型訓練、人工智能應用開發、科學研究和仿真模擬等高算力需求場景,提供精準、高效且綠色的算力服務支撐。
平臺正式上線后,將有效改變以往算力資源分散、架構不統一的狀況,通過集約化調度管理,顯著提升整體算力資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降低用戶的使用門檻與成本。同時,平臺打通了雄安新區與全國各主要算力節點的調度通道,為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內的算力資源共享與跨區域業務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初步形成了“一點接入、全網服務”的算力服務新格局。
作為雄安新區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向集約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該平臺不僅為本地人工智能企業、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提供了按需供給、彈性靈活、高可靠性的算力保障,有力支撐大模型研發、智能城市應用、自動駕駛、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創新探索與實踐,更通過先行先試,為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路徑。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