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裝機規模占全市發電裝機規模比重超過60%
滄州“追風逐光”打造穩定高效新能源產業

近日拍攝的109萬千瓦海塘光伏電站。喬帥攝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戴紹志)9月8日,陽光照耀下,位于渤海灣畔的國家能源集團國華投資河北分公司109萬千瓦海塘光伏電站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地將光能轉化為電能,為千家萬戶送去清潔能源。這一項目是我國目前最大的“漁光互補”項目,也是河北省最大單體容量的光伏項目,由363個方陣231萬塊光伏組件構成。
“自去年年底并網發電以來,109萬千瓦海塘光伏電站高效運行。今年前八個月,電站累計發電量4.5億千瓦時。”國華投資河北分公司滄州“綠港氫城”大基地項目部經理郭凱敏說。
滄州地處渤海之濱,擁有廣袤的沿海灘涂,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以來,滄州市積極搶抓沿海優勢,大力培育風電、光伏產業,全力打造多能互補穩定高效的新能源產業。目前,滄州市新能源裝機規模占全市發電裝機規模比重超過60%。今年上半年,滄州新能源發電量達80.22億千瓦時。
為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轉型,滄州市扎實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在政策、服務等多方面協同發力。該市開通了新能源項目核準審批事項綠色通道,提前介入項目前期工作,參與可研審查及對外協調,確保新能源配套接網工程建設按期推進。
緊抓新能源發展機遇,國網滄州供電公司全過程跟蹤配套接網工程進度,通過現場指導等措施,實現服務關口前移。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已累計服務全市6個新能源項目。
良好的政策引導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了一批重點新能源項目先后落戶滄州。在風電領域,滄縣浮陽風電場400兆瓦風電項目作為河北南網最大裝機容量風電項目,已于去年實現全容量投產,64臺智能風機依托先進技術,可根據風速、發電效率等因素自主作出最優選擇,持續穩定輸出綠色電能。
在光伏發電方面,國華投資河北分公司總投資約65億元建設的109萬千瓦海塘光伏電站項目,“漁光互補”成為最大亮點。今年以來,該項目依托滄州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及良好的水產養殖產業,持續開展海水池塘“漁光互補”綠色生態養殖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構建“漁光互補”綠色生態養殖創新技術體系。該項目還結合滄州地區豐富的陸上新能源資源以及港口、化工應用場景,打造全國首個沿海綠氨綜合應用標桿工程,建設滄州氫基綠色能源、綠色港口一體化新能源大基地。
在積極布局風電和光伏項目的同時,滄州市還持續推動新能源產業升級,布局了多個新能源儲能項目,延長新能源產業鏈條。
今年2月底,作為新能源儲能項目標志性項目,總投資101億元的遠景(滄州)零碳智能產業園二期項目開工建設,生產高品質動力、儲能零碳電池產品,覆蓋電極、電芯、模組、電池包等電池核心產業鏈環節,為滄州新能源產業發展增添新動力。
此外,新能源儲能項目的生力軍——獨立儲能電站建設駛入快車道。2024年12月20日,滄州市首個獨立儲能電站——國家電投東方能源海興新型儲能項目并網投運。該項目為磷酸鐵鋰電池獨立儲能站,單次可儲存電量40萬千瓦時,按照一個家庭月平均用電量200千瓦時計算,可供2000個家庭使用一個月。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