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來”的旅程帶給游客更舒適旅游體驗
邯鄲“兩區三帶”推動景點游向全域游轉變

8月30日,邯鄲道歷史文化街區,游客人流如織。河北日報見習記者馮依凡攝
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劉劍英)初秋時節,武安旅游大道的觀景平臺和風格迥異的文旅驛站,成為游客打卡熱門地。借力第九屆省旅發大會,今年武安在百里旅游大道打造了9座觀景平臺和9座文旅驛站,“慢下來”的旅程帶給游客更舒適旅游體驗。
今年以來,邯鄲結合全市文化旅游資源分布,著力打造紅色生態旅游區、戰國文化旅游區、北朝文化旅游帶、太極文化旅游帶、運河文化旅游帶“兩區三帶”,推動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構建“古今交融、城景合一、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驅車穿行在全長116公里的武安旅游大道,累了、倦了,怎么辦?沿途分布的觀景平臺和文旅驛站,不僅能讓游客停車飽覽太行風光,還能歇歇腳,或選購小米、花椒等地方特產。
以武安市、涉縣太行山區紅色資源和生態資源為依托,邯鄲全力打造紅色生態旅游區,建設“山水康養+文化療愈”復合型康養目的地。作為紅色生態旅游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武安今年創新推出“文旅+航空”“文旅+賽事”等業態,激活旅游市場。上半年,武安接待游客587.42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消費92.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39%、19.08%。
以邯鄲道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承載區,深化趙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活化利用,推動叢臺公園、趙苑公園等開發戰國袍旅拍、沉浸式劇本殺等產品,打造富有趣味性和傳播性的文化空間……深度開發叢臺區、邯山區、復興區、肥鄉區既有資源,今年以來,邯鄲同時打造了“歷史可觸、場景可游、文化可感”的戰國文化旅游區。
中軸對稱的城市布局,商賈云集的繁華街市……9月17日,臨漳鄴城考古博物館,不少游客戴上VR眼鏡,仿佛穿越到三國時期的鄴城,古城的繁華盛景映入眼簾。
北朝文化旅游帶是邯鄲旅游“三帶”之一。邯鄲以臨漳縣、磁縣、峰峰礦區北朝文化為內核,聯動成安縣、冀南新區,構建“建安風骨+石窟藝術+建筑考古”多元矩陣,打造虛實共生、古今交融的北朝文化全景式體驗目的地。
加快北朝文化旅游地串珠成鏈,邯鄲將建設中華南大街最美騎行路和峰峰礦區—磁縣—臨漳縣旅游風景道,開通“北朝專線巴士”,串聯響堂山、鄴城遺址、鯤樂灣等核心景區,同時推動景區聯票優惠,實現北朝文化“一日游”向“多日深度游”轉型。
另外,太極文化旅游帶則以永年區為核心,聯動廣平縣、雞澤縣、曲周縣、邱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文化溯源+場景活化+國際傳播”,延伸太極旅游產業,打造世界級太極文化地標。運河文化旅游帶以大名縣、魏縣、館陶縣大運河為紐帶,通過“遺址場景化、業態年輕化、服務智能化”,打造千年運河活態博物館。
邯鄲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構建“兩區三帶”全域旅游格局,該市將進一步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快進慢游”交通網絡,優化升級“一部手機游邯鄲”等智享便捷公共服務。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