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擁有487公里海岸線,秦皇島港、唐山港、黃驊港三大港口沿渤海灣依次排開,港口貨物年吞吐量居全國前列。今年前5個月,在國際貿易波動的大背景下,港口如何找準方向更好服務經濟?一起到河北滄州的黃驊港一探究竟。
01:29
來到黃驊港的翻車機房,這里的自動化翻車機正在不停運轉,每次可翻轉4節車廂,將里面的煤炭傾倒至下部的漏斗,整個過程僅需20秒,且不需要工作人員現場介入。接下來,這些煤炭通過傳送帶轉運至港口另一頭的堆場,在那里,取料機正通過北斗定位和5G進行調度,實現煤炭的自動化作業,而工作人員僅需在遠端對全流程的作業進行監控。
作為世界上首個實現翻堆取裝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今年前5個月,黃驊港煤炭港區吞吐量達到8820萬噸,在中國的能源保供鏈中扮演了關鍵的樞紐角色。
與此同時,黃驊港的煤炭五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中。本次擴建項目在往期工程的基礎上再次增加18座儲煤筒倉、4個7萬噸級散貨泊位以及配套的裝卸設施,建成后將再為黃驊港提供每年5310萬噸的煤炭運力。
國能黃驊港務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土建管理 陳華斌:煤炭五期工程碼頭的基礎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增厚鋼筋保護層等創新技術,設計年限從50年提升至75年,項目建成后堆存能力將新增54萬噸,煤炭運輸能力將從每年2.1億噸躍升至2.6億噸。
黃驊港變強關鍵招:
從煤炭港到綜合港的轉變
眼下,黃驊港正在經歷著從煤炭港到綜合港的轉變,面對更密集的貨輪班次和更繁重的裝卸任務,充分釋放港口潛能、實現從傳統港口到智慧綠色港口的蛻變刻不容緩。
01:39
俯瞰黃驊港,在近72公里的海岸線上不僅可以看到狹長的煤炭碼頭,也可以看到散貨、液化和集裝箱碼頭等47個生產性泊位,一個現代化的綜合性港口映入眼簾。從“一枝獨秀”到齊頭并進,黃驊港在夯實煤炭保供的基礎上加速拓展各項海運業務,借助當地多橫多縱的公路網和鐵路大通道,逐步構建起區域內的國際物流中心和大宗散貨樞紐中心,為河北、河南、山東以及中西部地區的生產企業提供便捷出海口,讓更多商品、油品、散貨及時抵達國內外的目的地。
滄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董事長 王寶輝:我們將持續推進總投資558億元的21個碼頭項目建設,積極建設滄州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就在去年,黃驊港還正式啟用國內首套散貨港口智能生產操作系統,減少流程準備時長23%,實現貨物“快進快出”,讓港口的運轉更加流暢。
國能黃驊港務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技術員工程師 劉華實:從整個港口的計劃調度到設備的運行,我們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整個生產運行模式從人控全面轉向了自主運行。
今年前5個月,黃驊港綜合港區、散貨港區貨物吞吐量5293.4萬噸,同比增長4.36%,船舶進出港2403艘次,同比增長19.55%,在國際貿易波動的大背景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打造世界級港口群
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除黃驊港外,河北省還有秦皇島港和唐山港,這些港口在功能定位、資源整合及發展模式上各有側重。河北的目標是要建設世界級港口群,這個目標又該如何實現呢?
01:34
在地圖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河北省487公里海岸線上,自北向南排列了3座港口的4個港區:最北邊是秦皇島港,它是國際知名旅游港和現代綜合貿易港,也是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樞紐港;中間是唐山港,包含京唐港區和曹妃甸港區,是服務國家戰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及東北亞開放橋頭堡,2024年,唐山港貨物吞吐量超8.6億噸,穩居全球港口第二位;南端是黃驊港,是現代化綜合服務港、雄安新區便捷出海口及“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河北港口集團總經理助理 戰略發展部部長 孟凡暉:各港區通過水水中轉、運力協調等模式提升綜合效益,構建“公轉鐵+公轉水”聯運體系,降低運輸成本,不斷推進智慧化與綠色化轉型。
當前,唐山港正不斷提升礦石、LNG碼頭專業化水平;黃驊港加快煤五期和原油碼頭建設;秦皇島港發展郵輪旅游。5G、無人駕駛等技術應用不斷深化,唐山港已經試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河北省設立內陸港118個,開通海鐵聯運線路47條,構建輻射亞歐的多式聯運網絡,將新疆、山西等內陸地區納入港口腹地。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