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12日從北京市網信辦獲悉,北京市網信辦扎實開展“清朗·整治‘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專項行動,督導屬地網站平臺堅決依法依約處置違法違規信息174.2萬余條,賬號5.7萬余個,有效遏制不實信息傳播勢頭,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
從北京市網信辦披露的部分典型案例來看,發布不實信息的違法違規賬號主要情形為惡意蹭炒誤導公眾、多種手段歪曲事實、不做標注以假亂真、專業領域信息不實等,比如賬號“全球*天下”“杰*凡”“迪*哥”等偽造“官方回應”“主播說新聞”等權威發布形式,編造傳播軍事虛假新聞,誤導公眾認知;賬號“我是*爆”“小兔*可愛”等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技術,偽造奧運冠軍代言營銷內容,借機不當牟利;賬號“西*果”拼湊外地熱點事件,捏造“某野生動物園發生小老虎咬傷兒童”等虛假情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賬號“在*的”發布涉某地汛情雨情信息,未注明信息來源并拼湊剪輯,擾亂公共認知;賬號“趙*教授”“熱心*老師”等未認證醫療資質,通過使用中老年醫者頭像和“XX老師”等昵稱冒充專業醫生,密集發布治療甲亢疾病偏方等同質化文案,違規開展引流導診、從事網絡醫療服務。
平臺已依法依約對相關賬號采取禁言、封禁處置。
北京市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從嚴打擊“自媒體”發布不實信息行為,切實為廣大網民營造真實、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記者陽娜)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