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政協深入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
協商議政謀良策 畫好最大同心圓
時間鐫刻奮斗足跡,歷史見證壯闊征途。
1948年春,中共中央在阜平城南莊發布“五一口號”,拉開協商建立新中國的序幕。1950年11月,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在保定成立,人民政協的河北實踐正式啟航。
75載風雨同舟,75載砥礪奮進。在中共河北省委領導下,省政協始終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圍繞中心履職盡責,服務大局擔當作為,以昂揚之姿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凝聚智慧和力量。
薪火相傳,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在河北省政協文史館,一張泛黃的《晉察冀日報》靜靜陳列,無聲講述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歲月。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伴著這聲穿透山河的號角,一批又一批民主人士沖破戰火硝煙與重重封鎖,奔赴解放區,與中國共產黨攜手共商新中國成立大計。
作為“五一口號”的發布地,河北這片紅色熱土自那時起便深深烙下協商民主的印記,并在實踐中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學習是共識的基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重視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2023年,十三屆省政協接過“接力棒”,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始終保持人民政協事業的正確政治方向。
2025年10月24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閉幕次日,省政協黨組迅速召開擴大會議,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要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提高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水平。
深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省政協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體系,深化黨組會議、主席會議“第一議題”制度,定期召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持續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形成了從黨內到黨外、從機關到委員的全覆蓋理論武裝體系。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為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的功能作用,省政協建立談心談話制度,廣泛凝聚各界人士共識。今年以來,省政協領導與黨外委員談心222人次,走訪看望委員341人次,引導政協委員不斷增進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當好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
同時,用好黨外委員專題視察、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委員講堂、委員宣講等平臺載體,推動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進一步實現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
服務大局,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言資政
“嗚——”11月1日,石家莊國際陸港,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今年以來,這里已累計到發中歐班列900多列,超過去年全年839列的開行總量。
作為國際物流大通道,效能增強的背后,是省政協的持續關注與建言。通過組織委員深入調研,大家發現,石家莊國際陸港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在區域協同聯動、基礎設施建設、班列運力提升等方面仍面臨瓶頸。
在推動物流強省建設中展現政協擔當,2020年,委員們首次提出將石家莊國際陸港建設列入河北“十四五”規劃的建議;2022年,省政協圍繞提升陸港樞紐功能召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2024年,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一份關于支持石家莊申報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提案,得到有關部委高度重視……
今年1月,好消息傳來:石家莊國際陸港列入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布局,成為華北區域中歐班列集結中心。抓住這一契機,石家莊國際陸港今年累計運送貨物超10萬標箱,貨值100多億元,物流業務輻射亞歐大陸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一步彰顯了河北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
立足大局謀良策、聚焦中心獻真言,這是人民政協履職盡責的不變初心,也是協商民主最鮮明的方向。75年來,省政協始終緊扣省委決策部署,聚焦發展所需、群眾所盼、未來所向,以實干履職詮釋政協擔當。
建言建在關鍵處。省政協連續10年會同北京市、天津市政協就加強產業協作、科技創新、文旅融合、交通一體化等進行專題協商和視察,匯聚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強大合力。
議政議到點子上。為推動鋼鐵產業技術創新、綠色低碳發展、數字化轉型,省政協多次組織委員和專家學者深入石家莊、唐山、邯鄲等鋼鐵產業大市深入調研,開展專題協商,助推“鐵疙瘩”變身“金娃娃”。
今年以來,省政協還圍繞編制“十五五”規劃、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召開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開展我為“十五五”規劃獻一計活動,提出許多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同時,聚焦河北區域農業冷涼資源開發利用、加快河北外貿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等,組織系列專題協商、遠程協商、專家協商、界別協商活動。
緊扣河北最急需、最重要的工作,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管長遠、深層次的問題,十三屆省政協履職以來,堅持小切口選題、深調研支撐,把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貫穿履職全過程,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同時,不斷加強和創新經常性工作,提高履職成效,截至目前共辦結提案252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289篇,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創新履職,持續拓展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平臺
“對中小微企業來說,因缺少抵押物,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是面臨的主要問題,許多好項目因缺乏資金而錯失發展良機。”前不久,在省政協組織的一場“政銀企委員議事堂”活動中,一位民營企業代表的發言引發大家共鳴。
當天,政協委員、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負責人與企業家們齊聚一堂,共同為破解融資難出謀劃策。經過深入協商,金融機構提出創新方案,以專利價值和訂單預期收益為核心,探索實行“知識產權質押+訂單融資”新模式,并與8家企業達成合作,授信金額超4000萬元。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75年來,省政協始終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建立完善協商議政格局,不斷改進、探索、創新,讓協商民主在實踐中煥發蓬勃生機。
持續拓展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平臺,近年來,省政協在堅持全體會議、常委會會議等傳統協商形式基礎上,積極探索遠程協商、網絡議政等新形式,推動協商民主從“面對面”延伸到“端對端”,從“定時議”拓展到“隨時商”。
如今,在省政協的示范引領下,各地政協也積極創新履職平臺、打造特色品牌。在承德,“承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品牌深入民心;在邢臺,“邢動驛站”成為就近收集社情民意新陣地;在邯鄲,“邯鄲道”打通委員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在滄州,“主席懇談日”讓協商更接地氣、更聚人心……
為擦亮“專”字招牌,省政協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自十三屆省政協以來,已制定界別協商工作規則、對口協商工作規則等制度66項,修訂專門委員會通則、提案工作條例等制度16項,讓“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有規可守。
75載砥礪奮進,75載春華秋實。
從太行深處的民主星火,到協商建國的偉大實踐;從改革開放的探索前行,到新時代的創新發展,省政協始終與黨同心、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步。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省政協將繼續扛牢政治責任、發揚優良傳統,將協商民主真諦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河北日報記者 劉 冉)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