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我市積極打造京津冀算力設施集中承載地、算力資源調度主樞紐,逐步形成以懷來大數據產業基地、張北云計算基地等為核心的數據產業集聚區。經過多年深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投運數據中心項目48個,已投運數據中心項目標準機架78萬架,投用算力占全省比重超50%,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省第一,城市算力分指數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二,阿里巴巴張北云計算等6家單位獲批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
持續做強數據中心產業集群
2017年,秦淮數據投資60億元在懷來縣東花園鎮建成新媒體大數據產業基地,開啟懷來大數據產業先河。此后幾年,秦淮數據在懷來投資額達146億元,I T容量從最初的20MW發展到近500MW。

圍繞打造“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張家口形成了特色鮮明、功能互補的“一廊四區多園”發展格局,全市數據中心集聚優勢正在凸顯。秦淮數據、阿里云、騰訊云、合盈數據、中明科技等頭部企業已入駐,并成為字節跳動、阿里云全國最大的數據中心承載地。中國聯通算力高效調度示范項目、中國電信綠色節能示范項目、世紀互聯華北云計算基地項目、合盈金融數據云安全能力項目4個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示范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認定的12家數據中心骨干企業中,有9家企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阿里巴巴、騰訊、萬國數據、秦淮數據、數據港、世紀互聯)在張家口落地數據中心項目。
不斷拓展大數據上下游產業鏈
河北英維克公司總部位于深圳,他們看中懷來縣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潛力,于2019年在此注冊子公司,主營數據中心專用溫控設備。隨著懷來及張家口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企業業務量從2019年的200套增加到目前的2000套。

在裝備制造業方面,我市建設了京北懷來智能制造產業園,吸引北京宏光星宇、廣州南盾等項目入駐。扶持壯大河北煥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首科遠拓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裝備制造企業。投資3億元建成了張北電子信息科創園,樂寧科技、匯博機器人、海泰新能等5個項目入駐園區,具備年產服務器20萬臺或P C機24萬臺的生產能力,以及年產空調制冷設備2000臺套的配套服務能力,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類為主的高端智能裝備制造園區。
在信息軟件產業方面,我市建成投運了張北數壩科技信息技術服務基地和大數據信息技術服務基地A、B區,目前,軟通動力、中國網庫、阿里客服中心、中國移動呼叫中心等15家企業已入駐。聚焦影視動漫、元宇宙、軟件服務外包等,搭建懷來數字港、數字會展中心等數字應用服務承接平臺,簽約入駐中信鴻聯九五、北京凌云創想、云控蜂核等數據開發應用企業。
精心培育多元產業生態體系

在張家口主城區,142個路口實現交通信號燈的智能調控。算法賦予信號燈“大腦”,讓以往的“車看燈”變成“燈看車”,實時感知車速、流量、排隊長度,動態調整配時,通行效率大大提升。“依托大數據產業優勢和算力基礎,我們培育人工智能創新場景,更好地賦能各行各業。”市數據和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張輝華介紹,我市聚焦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培育“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打造算力充裕、數據豐富、應用多元的產業生態體系。“掌上辦”實現省級、市級統籌對接服務501項,聚焦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謀劃實施20項重點數字化應用場景。電子商務方面,與阿里、京東、商務部電商中心等電商平臺或機構深入合作,京東張家口扶貧館、阿里興農扶貧、淘鄉甜、多多豐收館等電商項目相繼落戶,培育“萬全衛道”“京西宣府”“涿水鹿山”等電商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30余個,創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4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3家,13個縣區入選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數量居全省首位。(王大慶 蘇穎 楊舒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