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脫落或拔牙后,一定要及時鑲牙,最佳時間為牙齒脫落后的3個月左右。但很多人對鑲牙仍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輕則影響咀嚼功能,重則影響口腔及身體健康。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常見的認知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 掉一兩顆無所謂
有些人把牙疼當“上火”,認為吃點降火止痛藥就好了,對牙齒松動不以為然,甚至牙掉了一兩顆也放任多年不管。事實上,牙齒缺失后,鄰牙就會失去制約,逐漸向缺牙的間隙發生傾斜或移位。缺失牙的對頜牙齒也會由于失去咬合力的刺激而向缺牙的部位逐漸增長,最終使缺牙間隙逐漸變小,導致鑲牙難度增加,甚至無法修復。
誤區二 單側咀嚼“撐一撐”
有些人認為一側掉了牙,不方便咀嚼,就用另一側,而長期單側咀嚼不僅會造成單側肌肉發達,缺牙側的肌肉和頜骨則因長期不使用發生萎縮,從而造成面部不對稱,嚴重影響美觀。且長期單側咀嚼會造成咬合紊亂和顳頜關節疾病,單側牙齒長期負擔過重,還易引起牙周疾病。
誤區三 等牙掉光了再去鑲
對于老年人而言,缺牙不僅影響食欲,長此以往還會導致營養不良,有調查顯示,全口無牙且不戴假牙的老年人中,近30%存在營養不良。因此,老年人缺牙后一定要及時修補,切勿等全口牙都掉光了才去鑲牙。否則會對剩下的健康牙造成影響,增加將來的修復難度。
誤區四 鑲牙就能“一勞永逸”
不管是活動假牙、固定假牙還是種植牙,都不是一勞永逸的,仍需要定期維護。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尤其是中老年人,牙床和牙周的老化程度日益加劇,后期維護是否得當直接決定了假牙本身和口內余留牙的壽命。除了每天必要的清潔外,還要每6個月到專業的口腔醫院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只有根據口腔內的實時情況做出相應的維護方案,才能延長假牙的使用壽命。(大眾衛生報)王利軍整理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