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京東超市與天勤粒粒凈共建4000畝有機玉米合作種植基地揭牌儀式在萬全區舉行。借助京東超市的數字化管理和精準營銷,萬全鮮食玉米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近年來,口感鮮甜軟糯、營養豐富的鮮食玉米受到消費者喜愛。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加,萬全區鮮食玉米產業加速發展,初步形成集專業化育種、標準化種植、集群化加工、多元化銷售以及秸稈綜合利用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鮮食玉米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是全國唯一一處育種、種植、加工為一體的鮮食玉米加工區。目前全區擁有20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2024年,發展種植基地達18.5萬畝,加工鮮穗6.8億穗,產值10億元以上,帶動全區1.8萬余農戶增收,一條鋪展開來的鮮食玉米產業鏈,正在萬全區串起鄉村振興好“豐”景。
資源稟賦造就“金名片”
和普通玉米不同,鮮食玉米是具有特殊風味和品質的幼嫩玉米,口感或鮮甜或軟糯,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是果蔬市場的“新寵”。而萬全的鮮食玉米更被公認為其中翹楚。
萬全區是“全國鮮食玉米示范縣”,是“中國鮮食玉米之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出口鮮食玉米質量安全示范區”?!叭f全鮮食玉米”是河北省“十佳區域公用品牌”,“萬全糯玉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功注冊,“萬全鮮食玉米”指數及區域公用品牌成功發布。
萬全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別是較大的晝夜溫度變幅和雨熱同季條件,對玉米的良好生長、營養積累及提高品質具有明顯作用。萬全地處世界玉米種植黃金帶,是甜、糯玉米種植的最佳區和高產區。當地常年受壩上高原氣流的影響,萬全區的空氣清新富氧,同時,這里地處陰山東麓壩上壩下過渡區域,經天然河道洪水灌淤熟化,土壤疏松富養。萬全玉米的核心種植區位于古城河兩岸,該河源于壩上張北的向陽水庫,旱生草本植物經年腐殖化累積成栗鈣土壤,后經洋河灌區及天然河道洪水灌淤熟化,土壤疏松富養;較大的晝夜溫差、較長的日照時間和雨熱同季條件;淺層水經豆沙地質區天然過濾,水質清澈而甘甜,深層水經巖層過濾,富含礦物質尤其是對人體有益而又奇缺的硒、鍶等元素。
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使得萬全生產的鮮食玉米品質優、口感好。歷經近30年的持續發展,萬全區形成了育種、制種、種植、玉米加工、秸稈處理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條,鮮食玉米產業已成為引領萬全農業高效發展的第一大主導產業和代表萬全特色農業發展的一張“黃金名片”。
優中選優賦能產業發展
品種決定品質,這是“芯片”級別的問題。
在品種選育方面,萬全區鮮食玉米企業下足了功夫。
20世紀90年代,萬全區就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高峰期全區玉米制種面積達到10萬畝?,F有河北華穗種業有限公司和張家口市萬佳種業有限公司兩家鮮食玉米專業制種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華穗種業科研團隊瞄準消費需求,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從眾多種子材料中種植篩選、自交提純,量身打造了最適宜當地氣候特點和加工企業及市場需求的萬糯2000、萬糯2018、萬糯188等品相品質兼優的品種。
“公司年制種面積1萬余畝,產量280萬公斤,‘華穗’牌鮮食玉米良種已遠銷全國29個省區市,銷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0%?!焙颖比A穗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守斌介紹,萬糯2000為國內首個通過國家四個生態區審定的大穗型白糯玉米品種,具有口感好、產量高、適種性廣的特點,是全國白糯玉米市場的主栽品種,目前種植面積占全國白糯品種的70%;萬糯188是甜加糯玉米品種,具有優質、大穗、高產的特點,每年銷量翻倍。
集群發展集聚“軟實力”
萬全鮮食玉米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末,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享譽全國的“五大鮮食玉米生產加工基地之一”,產業體系完整、上下游配套,初步形成了集制種研發、基地種植、加工倉儲、秸稈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全產業鏈規模化、集群化經營模式。近年來,萬全鮮食玉米種植基地面積逐年增加,生產加工水平不斷提高,帶動輻射能力日益提升,逐步形成了以萬全區為核心,輻射懷安、宣化等周邊縣區,延伸晉蒙的跨縣域、跨省區的鮮食玉米種植基地群。
“標準化種植基地全覆蓋,為生產優質鮮食玉米提供了有力保障。”萬全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種植上,萬全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運行機制和“公司管兩頭、農戶管中間”的田間管理模式,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水肥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技術路線。
據了解,各龍頭企業全部推行訂單生產,聘用專業的基地技術員全程指導農戶種植,種子、肥料、地膜等農資全部統一調配,病蟲害防治、定期管護、收獲和秸稈處理統一組織實施,特別是近年來實現了全程機械化采收、社會化服務,農民只需要配合技術人員做好玉米生長期的管理就行。
據農情調度顯示,2024年,萬全鮮食玉米種植基地達到18.5萬畝。鮮食玉米產業帶動全區233戶種植大戶、1.8萬余農戶增收,帶動1645名農民在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就業、2400余名農民從事季節性務工,帶動運輸業、包裝業、餐飲業融合發展。
爭分奪秒搶“鮮”一步
沒有任何添加劑、防腐劑,一穗玉米的保質期卻可以顯著延長,是什么“鎖”住了玉米的鮮甜?這樣一穗鮮食玉米背后有多少科技含金量?
老家在萬全,現定居石家莊的張女士,是鮮食玉米的忠實消費者。她說:“以前每到玉米上市季節,我都會大量囤貨,放入冰箱冷凍后慢慢享用?,F在有了真空包裝的鮮食玉米,任何季節想吃就吃,方便又美味!”
由于鮮食玉米食用部分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采收后仍然呼吸代謝旺盛,糖分轉化快,且容易失水變質,為最大限度保留玉米的鮮味和營養,需要與時間進行賽跑。
“萬全鮮食玉米熱銷的背后,是我們對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碧烨诠倦娚滩拷浝硗跏司┍硎?,“為了保證口感,玉米從地頭采摘后,要在5小時內完成剝皮、清洗、蒸煮、急速冷凍等工序。這也是萬全鮮食玉米‘鎖鮮’的秘訣之一?!?/p>
近年來,萬全區各大玉米加工廠不斷更新生產設備,提升加工工藝,創新發展理念。機采機收的迅速推廣、玉米剝皮機的全面普及以及快速高壓蒸煮隧道冷凍、生物保鮮等技術的研發應用,使得鮮食玉米從種植基地采收到工廠加工入庫,嚴格控制在5小時以內,實現快速鎖鮮,保證了玉米99%以上的營養。
電商暢通產銷“綠色通道”
如何進一步暢通從田地到餐桌的“綠色通道”?萬全區借力電商平臺,讓一穗穗鮮食玉米“直達”千家萬戶的餐桌。
“我們的鮮食玉米回頭客挺多,安徽一位消費者前些天一次買了16箱。網上和我交流時,她說,家里五口人都愛吃,每天早晚兩頓,一箱就沒了,這16箱也就夠吃一個月?!睆埣铱谔烨谵r貿有限公司天貓主播高琦告訴記者,她每天直播四個小時,最多的時候銷售額可以達到十幾萬元?!?023年,我們公司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的鮮食玉米占到了四成,銷售額接近1億元?!蓖跏司┱f。
2019年開始發力線上銷售的穗康鮮食玉米公司,已成為拼多多鮮食玉米電商頭部品牌。公司總經理李向前介紹,隨著入駐電商平臺,穗康鮮食玉米的銷售量開始翻番,與農民簽約種植的面積也越來越大,有了穩定的訂單式生產。穗康不僅保證了種植農戶的收入,給當地農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也帶動了當地整個鮮食玉米產業的發展。
萬全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區鮮食玉米企業開始“兩條腿”走路,既有線下傳統的大型超市、便利店、高校等,也在線上平臺進行銷售。過去,萬全鮮食玉米企業依賴的銷售渠道依次是出口、線下、線上?,F在,這一順序已逐漸調整為線上、線下、出口。轉向電商渠道銷售后,企業直接與消費者建立聯系,更有利于品牌價值的培育。全區年網銷鮮食玉米1億穗,平均一天銷售量近30萬穗,年網絡平臺銷售額超過3億元,助推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接下來,萬全將進一步擴大鮮食玉米產業的電商銷售規模,更有針對性地扶持中小型企業“迎風趕上”,推進產業持續做大做強。
多管齊下激活“鏈”式效應
從過去玉米原糧大量外運,到如今玉米生產加工企業發展加速,萬全區玉米就地轉化能力大幅提升,玉米產業鏈的延伸正是例證。在鞏固規模化種植和標準化生產的同時,近年來,萬全區著力推動玉米產業鏈從粗加工到精細加工不斷延伸,玉米的“身價”也不斷上漲。
郭磊莊鎮,一家名為康能農貿有限公司的玉米加工企業日漸引起業內關注。生產車間內,隨著鏟車轟鳴,一斗一斗的玉米從進料口“喂”進蒸汽壓片玉米加工生產線,通過清洗、浸泡、蒸煮、壓片、烘干、冷卻等一道道工序,原本飽滿的玉米粒眨眼實現華麗“變身”,成為牲畜的“美味佳肴”。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蒸汽壓片處理的玉米,其營養成分更易被牲畜吸收,提高肉牛、肉羊的肉質和奶牛的產奶量,可以進一步提高牲畜的生長速度,從而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產品主要銷售給小型牧場和內蒙古、山西等地的養殖戶,與君樂寶牧業、現代牧業等大型企業保持良好的業務關系。
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萬全區鮮食玉米種植面積18.5萬畝、產量超6億穗。如何應對產業蓬勃發展帶來的秸稈、玉米皮、玉米芯的綜合利用問題?萬全區著力推進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助力無廢鄉村建設。該區探索出“秸稈收獲—運輸離田—企業加工—養殖企業飼喂—糞便發酵還田”標準化作業流程;創新采用“以稈代費”模式,農機合作社為農戶免費收獲玉米,農戶把秸稈交給農機合作社代替作業費。
2024年,萬全區秸稈離田實現全覆蓋,機械化秸稈離田面積24.2萬畝,秸稈飼料轉化量達42萬噸,玉米皮飼料化轉化量11萬噸、玉米芯粉加工量2萬噸,全區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產值達1.2億元。(記者 郝大釗 通訊員 邢鵬飛 羅納)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