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在怡安街社區給電動車打氣
怡安街社區“友好社區”標志貼紙(于格格攝)
向小哥們介紹社區友好地圖
怡安街社區“小哥”休息區(于格格攝)
怡安街社區墻上張貼暖心標語(于格格攝)
商務街社區開設公益手工課程的成品(于格格攝)
商務街社區共享文體活動室(于格格攝)
怡安街社區共享工具置物架(于格格攝)
清晨,外賣騎手到橋東區商務街社區“暖心驛站”接上一杯熱水;中午,快遞員在怡安街社區的“共享廚房”加熱自帶的午餐;傍晚,代駕師傅在自助服務區給手機充電……這樣的溫馨場景,如今已成為橋東區怡安街和商務街兩個友好社區的日常。
“以前只能在電動車上歇腳,現在驛站里有微波爐、充電器,不僅能喝熱水、吃熱飯,還能看書上網,太方便了。”外賣員小李說。
隨著平臺經濟蓬勃發展,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已經成為服務市民生活、助力城市運轉的新力量。如何讓這些“城市奔跑者”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心關愛,增強歸屬感?橋東區以怡安街、商務街兩個社區為試點,積極探索打造友好社區,讓社區成為新就業群體遮風避雨、休息充電的“溫馨港灣”。
在怡安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微波爐、醫藥箱、充電插座、免費Wi-Fi等設施一應俱全,書架上擺放著政策宣傳冊和報刊雜志,置物架上有序擺放著頭盔、打氣筒、雨衣等實用工具。商務街社區通過征求新就業群體意見建議,為新就業群體增設了法律咨詢、心理疏導、技能培訓等公益輔導課程。針對女性從業者,社區還在暖新驛站增設“關愛包”,內含暖寶寶、紅糖等用品。
友好社區不僅提供便利,更注重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
“3號樓2單元門前有建筑垃圾需要清理”“11號樓側面墻磚有掉落風險”……商務街社區書記肖雪彥告訴記者,通過建設友好社區,小哥積極參與社區治理。“他們不僅反映社區安全、衛生方面的問題,還包括居民的矛盾糾紛等,有時通過微信‘隨手拍’反饋,有時到社區告知在崗人員,或者直接給我打電話,有了他們,我們社區治理效率明顯提高,居民和小哥的關系也更融洽了。”
現在,“小哥們”可以通過提供隱患和問題線索獲取社區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日常用品,并在老人就醫、子女看護、車輛維修等方面享受到社區實打實的服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和諧氛圍不斷濃厚。
“小哥們不僅是服務對象,更成了社區治理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肖雪彥說。截止目前,依托“暖新e站”“隨手拍”等問題上報平臺,“小哥們”累計反應公共設施損壞、安全隱患等各類問題20多條,已有效解決16個。
為幫助新就業群體等新市民更好融入城市,我市還推出“新市民積分落戶”傾斜政策,子女可優先安排就近入學,實現了暖“新”服務再升級。
【記者手記】
從“風吹日曬”到“溫馨港灣”,商務街與怡安街等友好社區的“暖新”實踐,生動詮釋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愛人民”的內涵。在這里,“溫暖驛站”不只是一處歇腳地,更是傳遞著城市善意和溫暖的精神坐標。當每一位勞動者都被看見、被尊重,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會更加鮮亮。記者 于格格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