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記者溫競華)記者4日從中國科協獲悉,在系統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2025年中國科協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近日啟動,覆蓋范圍由高校擴展到所有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和科學研究機構。
中國科協于2024年9月啟動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試點工作,對首批3000余名入選博士生開展為期2年的培育。目前,已累計提供萬余項學術資助、開展千余項培育活動,為處于“塔基”的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更多學術成長機會。
中國科協組織人事部負責人介紹,今年專項計劃更名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同時,擴大遴選規模,實行省級科協和全國學會雙推薦雙培育機制;加強考核,培育對象須在2年的培育周期內完成不少于240學時的培育活動;經費資助更加靈活,博士生可按一定比例預支經費,便于參與學術活動。
為更好地實現培育目標,今年專項計劃在申請條件中增加了“原則上距離畢業時間在2年以上”的要求,以確保入選者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參與培育活動。不過,距離畢業時間不滿2年的博士生,如立志長期在國內從事科技工作,在承諾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不少于240學時培育活動的基礎上,也可申請參加。
在培育內容方面,今年專項計劃在為入選者提供組織吸納、學術兼職和學術資助三方面常規服務之余,強調廣泛開展對黨情國情社情世情科情的走訪實踐,如組織選派入選者以短期蹲點方式到大國重器等相關單位承擔助理等工作、深入企業參與研發項目、深入基層開展調研等。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已入選2024年試點的博士生的培育周期、資助標準、服務內容均按原試點方案執行,同時可額外享受2025年新增的“社會歷練”等培育服務,確保培育權益只增不減。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