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今已是第八個年頭,回首八年路,進博會步履堅實、成果豐碩。通過一組數據來看進博會的精彩答卷。
規模和影響持續擴大。從首屆的27萬平方米到如今的43萬平方米,總展覽面積擴大了超55%。前七屆進博會已累計吸引境外參展商2.3萬家次。
成交與創新雙雙提升。前七屆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過5000億美元;累計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約3000項,涵蓋醫療、汽車、綠色技術等領域。
國際社會廣泛參與。前七屆進博會已累計有31個國家擔任主賓國,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參展,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151個,累計舉辦1200余場政策解讀、對接簽約、投資促進等配套活動。
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打造科創高地
而作為進博會的舉辦地,上海不僅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也是創新發展的先行者。近年來,上海著力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不斷涌現,新質生產力正在實踐中形成。
不久前,在上海國產自主研發的光子計數能譜CT獲批上市,這相當于可以直接拍出更清晰的人體“彩色照片”,標志著國產技術成功奪取這一重大醫學影像領域技術高地。

今年以來,上海共有8款國產I類創新藥、7款Ⅲ類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4款上海藥品密集登陸國際主流市場。上海已成為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

目前,上海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1個,在建4個,規劃建設5個,總投資規模約350億元。張江科學城正在建設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能力最強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今年1—9月,上海科學家在《細胞》《自然》《科學》三大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38篇,占全國比重30.1%。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比重從3.4%提高到4.4%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4.7%提高到23.2%,三大先導產業總規模達到1.8萬億元,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形成。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