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客戶端訊(記者潘文靜、解楚楚)今年9月以來,我省全面啟動“河北福嫂”品牌提升專項行動,聚焦“提升數量、提高質量、擴大影響力”目標,制定出臺《關于“河北福嫂”品牌提升的十條措施》,深入挖掘崗位,強化技能培訓,組織規模輸出,取得積極成效。截至目前,“河北福嫂”京津就業總體規模達15萬人,首位優勢更加明顯。

6月19日,北京管家多多家政有限公司,來自邢臺的“河北福嫂”王亞芝(右)和同伴一起準備午飯。河北日報記者 張昊攝
“河北福嫂”勞務品牌的培育和提升,讓更多勞動者擁有了符合市場需求的一技之長,明確職業發展方向,進而成為行家里手。來自邢臺市柏鄉縣的育嬰師阮俊綿,通過參加人社部門培訓,在北京市朝陽區朝陽園小區順利上戶,憑借專業和真誠贏得了雇主信賴,月工資8000多元。10月31日18時許,她下班回到北京管家多多家政有限公司宿舍,給自己做了碗熱騰騰的牛肉面,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從省人社廳獲悉,我省創新“不住家”新型家政服務模式,探索在京津建立就近就地住宿服務站,積極解決“不住家”或輪休家政人員住宿需求,目前已建設82個服務站點(北京67個、天津15個),提供住宿床位1400余張。
據省人社廳家政市場薪酬調查顯示,“河北福嫂”就業收入穩中有增。“河北福嫂”在北京薪酬中位區間為每個月7000元至9000元,在天津薪酬中位區間為每個月5500元至7500元,呈現溫和普漲、節奏均衡的態勢,母嬰護理員、養老護理員月薪增長明顯。
“‘河北福嫂’走俏京津家政市場,除了地緣相近、語言相近、飲食相近等因素外,技能過硬是根本所在。近期,我們重點組織了‘阿爾茨海默癥’康復護理等專項培訓,進一步推動‘河北福嫂’職業化、規范化。”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處長王利才介紹。
我省積極推進“河北福嫂”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去年以來4.89萬人取得技能等級證書。開發“福嫂家政”家居整理收納、室內裝飾美化、寵物飼養與護理三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并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全國提供了統一考核標準。突出“阿爾茨海默癥”康復護理等專項培訓,組織相關機構和專家座談研討,研究編制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已開展專項培訓7949人次。
圍繞對接京津服務,河北著力搭建“河北福嫂”與京津家政市場雙向奔赴的橋梁。
擴大協作輸出規模。我省建立100家京冀家政服務員培訓輸轉基地,加強與京東家政平臺合作,深化各地與京津各區248個勞務協作關系,壓茬舉辦“就業直通車”“家政服務節”等京津冀勞務協作專場招聘對接活動,促進有組織、規模化輸出。
拓展家政就業空間。聚焦京津家政市場需求,依托中國勞科院大數據平臺和58同城等市場化招聘平臺,動態采集并建立崗位清單。采取“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依托省就業信息“一庫一平臺”,發揮5000個零工服務站點和覆蓋鄉(鎮)的就業服務專員作用,廣泛摸排勞動者就業狀態和就業意愿,“一對一”實施就業幫扶。
加強品牌宣傳推廣。推薦“河北福嫂”參加全國勞務品牌大會、世界品牌莫干山大會等國家和省級展示交流活動,宣傳推介特色亮點做法。以“河北福嫂”在京津工作生活為主題,依托國家和省級主流媒體開展專項宣傳報道,提升活動熱度。利用“十一”假期開展“河北福嫂看家鄉”關愛活動,促進相互交流,提升技能水平,感受人社溫度。
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丁偉表示,下一步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依托京津冀協同聯動機制,深化勞務協作,撬動更多社會資源,創新服務模式,進一步做大做強“河北福嫂”勞務品牌,講好“河北福嫂”樂業京津故事,促進更多勞動者到京津穩定就業。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