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整理/方素菊 制圖/孫濤
11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題第三場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十四五”河北經濟社會發展成效。
2024年,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409家,比2020年增長2.8倍;截至2024年底,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總量為871.5萬戶,比2020年增加192.1萬戶;2024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為9.3萬億元,物流業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為14.0%,為歷年來最低水平……這張“十四五”沉甸甸的成績單,彰顯了河北高質量發展成色。
■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十四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在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周國華看來,我省新質生產力逐漸發展壯大,可以概括為“四個加速”。
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我省著力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2024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3364家,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18.4%,比2020年提高0.7個百分點。新產品產量快速增長。2024年,電子元件產量49.8億只,比2020年增長97.2%;鋰離子電池5792.6萬只,增長64.3%;太陽能電池1338.5萬千瓦,增長95.7%;集成電路8883.02萬塊,增長88.8%。
傳統產業加速轉型。鋼鐵產業綜合實力不斷提升。高爐、轉爐裝備處于世界先進水平,薄板坯連鑄連軋等工藝流程技術優勢明顯,全省7家鋼鐵企業被評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占全國的1/4。汽車制造企業加速向新。長城汽車等整車企業向多元轉型,產品涵蓋乘用車、客車及輕、中、重卡系列。
綠色環保加速推進。鋼鐵企業全面創A。2024年,全省鋼鐵行業鋼渣、高爐渣、鐵塵泥等固體廢物利用和處置率接近100%,全省55家在產鋼鐵企業鋼鐵環保績效全部達到A級,穩居全國第一;39個冶煉廠點入選工信部綠色工廠,數量居全國首位。節能降耗持續推進。世界最大的承德豐寧36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全容量投產,全省抽水蓄能規劃建設總規模居全國第1位;風電光伏裝機規模突破1億千瓦,總量居全國第2位。
創新能力加速賦能。創新驅動成效彰顯。2024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比2020年提高4.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2.3%,比2020年提高2.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R&D經費支出757.3億元,比2020年增長56.0%。

雄安中關村科技園。河北日報資料片
■居民消費結構向發展型轉變
“十四五”時期,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持續、穩定增長。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65元,比2020年增加7529元,累計增長27.7%,年均增速6.3%。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年均實際增長5.4%。
“‘十四五’以來,河北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新作為,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鄉差距持續縮小,收入結構繼續優化。”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彭青偉說。
城鄉居民收入比顯著優化。城鎮居民收入從2020年的37286元增加至2024年的45610元,年均增速5.2%。農村居民收入從2020年的16467元增加至2024年的22022元,年均增速7.5%。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明顯高于城鎮,城鄉收入比從2020年的2.26∶1縮小至2024年的2.07∶1,城鄉融合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收入結構持續優化。從全體居民收入構成來看,工資性收入始終是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在四項收入中占比基本穩定,2024年為60.04%,略高于2020年的60.02%;經營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占比略有上升,分別從2020年的15.3%、7.1%增加至2024年的16.2%、7.4%。
在彭青偉看來,工資性收入穩定的“壓艙石”作用和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的穩定增長是全省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政策成果的顯現,也說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錢袋子”鼓了,消費才有底氣。“十四五”以來,全省居民消費能力持續增強,消費結構向發展型轉變。我省出臺一系列精準有效的促消費政策舉措,為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
農村消費潛力釋放。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253元,較2020年的18037元增長34.5%,年均增速7.7%,高于收入增速1.4個百分點。2024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9310元,年均增速6.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8412元,年均增速9.9%。
發展型消費占比提高。從消費支出結構看,2024年交通通信消費占比較2020年提升1.3個百分點,反映出汽車普及、出行便利和數字與生活深度融合;教育文化娛樂消費占比較2020年提升0.7個百分點,體現出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子女教育和自我提升的重視。
食品消費質量提高。“十四五”以來,全省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升級,與“十四五”初期相比,明顯呈現出由主食型向“糧肉菜果魚”多元化轉變趨勢。2024年全省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147.3公斤,較2020年下降8.9%;人均食用油消費量8.0公斤,較2020年下降8.3%。與此同時,居民人均豬牛羊肉類消費量達到32.1公斤,較2020年增長55.6%。人均蔬菜及菜制品消費量119.6公斤,增長10.4%。
■民營經濟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國華指出,“十四五”期間,我省連續3年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接續出臺系列支持政策措施,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省民營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民營經濟蓬勃發展。2024年,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同比增長5.4%,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60%,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70%,實繳稅金占全部稅收收入比重接近60%。截至2024年底,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總量為871.5萬戶,比2020年增加192.1萬戶,占全省經營主體總量的97.9%。
結構持續調整優化。全省民營經濟三次產業比例由2020年的13.6∶42.1∶44.3優化為2024年的12.4∶41.2∶46.4。第三產業比重提高2.1個百分點。
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我省通過建立中小企業梯度培優體系,制定分層分類專項扶持政策,持續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截至2024年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6616家,比2020年增加5021家。
穩定外貿增長作用較強。2024年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總值4048.3億元,增長10.0%,2021年至2024年年均增長8.5%。(河北日報記者 方素菊)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