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灰色的薄鋼片,正深度影響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在首鋼智新電磁材料(遷安)股份有限公司展廳,記者看到薄如紙張的電工鋼。它是新能源汽車電機的核心材料,國內每三輛新能源車,就有一輛搭載“首鋼芯”。
如果把電機比作新能源車的“心臟”,電工鋼就是其中的“神經與血管”。它承擔著電能與機械能轉換的關鍵任務,轉換效率直接關乎車輛續航與動力。手里展示著0.1毫米超薄電工鋼樣品,首鋼智新無取向產品研發工程師張鶴鳴告訴記者:“鋼材厚度每減一分,能耗便降一程。這款產品能讓電機鐵芯鐵損降低39%,使續航里程多十幾公里。”
來到世界上首條面向新能源汽車用電工鋼的專業化生產線,巨型軋機正進行精密軋制。它的軋制力和長征5號運載火箭是同一能量級,但軋制的電工鋼,厚度偏差不到4微米。通過攻克600多個工藝控制點,這條六機架冷連軋生產線實現超薄鋼帶的穩定量產。
在自主搭建的EVI實驗室,技術團隊展現出“智造”實力。通過提前介入客戶研發環節,首鋼最快僅用兩個月就能將概念需求轉化為成熟產品。目前其已推出160余款電工鋼產品,其中16款為全球首發,服務60余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據悉,首鋼智新正加速研發特殊用途極薄帶產品,未來將應用于低空飛行器、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持續用“薄如蟬翼”的鋼材,撬動高端制造的無限可能。
文案:李代姣
編導:李代姣、張嘉琪
出鏡:張嘉琪
拍攝:白亞軍
后期:楊 蕾
海報:段維佳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