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研發中心到冀州生產線
一個康復機器人的協同樣本

9月25日,在位于衡水市冀州區的極智醫療器械(河北)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組裝康復機器人。 梁冬雪 攝
在不久前落幕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京津冀三地共同打造了聯合展區。極智醫療器械(河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智醫療河北公司”)攜其核心產品——智能牽伸與等速肌力一體化康復機器人系列產品亮相,吸引眾多參觀者體驗。
極智醫療河北公司為北京力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泰克公司”)的子公司。自2023年落戶衡水市冀州區以來,該公司加快科技成果在當地落地轉化與應用,逐步構建起“北京研發、河北轉化”的協同創新體系。目前,已推出覆蓋踝、膝、髖等7大關節的系列智能康復機器人,形成了國內領先的康復機器人產品矩陣。
研發新技術
硬核科技破解康復難題
9月22日,位于北京市豐臺區的力泰克公司辦公區內,工程師們正在對新一代產品進行核心參數的智能優化。展示區內,多款外形酷似健身器材的康復機器人依次排開。
一大早,市民劉女士便帶著孩子前來接受治療。她的孩子因痙攣性腦癱導致下肢僵直、行走不便,利用康復機器人進行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走路穩了不少。
劉女士不知道的是,給孩子帶來變化的設備,產自300公里外的衡水市冀州區。如今,越來越多承載“北京智慧”的康復機器人從冀州下線,跨越地域,服務全國。
療效的背后,是硬核科技的支撐。
力泰克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中美清華校友聯合創立,專注于為神經損傷、骨傷及運動損傷人群提供數字化康復解決方案。
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康復產品,其優勢何在?公司CEO祝劍虹一語道破:“算法為腦,下達智慧處方,電機為心,進行精準控制,二者缺一不可。”
他以腦卒中患者下肢康復為例解釋,康復機器人能夠通過算法解析下肢運動軌跡,從髖、膝到踝關節的發力與步態進行全面評估,幫助醫生找到影響行走的關鍵障礙,并生成康復訓練處方。設備還擁有自適應牽引與連續抗阻技術,能動態調節阻力,為患者提供更精準、安全的訓練。
北京的醫療資源也為算法優化提供了強大支撐。
得益于與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的緊密合作,力泰克公司能將最新研發成果在臨床中迅速應用和驗證,加快產品迭代,讓科技服務于人。
算法領先,硬件也不落后。
康復機器人的電機既要輸出大力矩,又要在極低速下穩定運行,技術難度較高。
歷經三年攻堅,力泰克公司將電機最低速穩定控制在每分鐘0.0167轉,并能持續運行60分鐘不發熱、不損壞,提升了電機的低速穩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這一突破,使得康復機器人整機實現全面國產化。
共享新機遇
京冀兩地雙向奔赴
這家“身懷絕技”的高科技企業,是如何來到河北,落戶冀州的呢?
2022年底,在深圳一個醫療器械展上,冀州組織當地醫療器械與康復輔具企業集體亮相,與同場參展的力泰克公司相遇。
彼時,冀州已發展成為我國北方規模領先的縣級醫療器械產業集聚區,他們希望借參展之機,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優質企業。而力泰克公司正尋找成本更低、政策更優的生產基地。
雙方一拍即合。力泰克公司迅速派出團隊前往冀州考察。
初訪冀州,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沒想到這里的康復輔具產業發展得這么大、這么好。”
“大”在規模。冀州擁有320家康復輔具相關企業,產品涵蓋15大類醫療器械和6大類康復輔具,護理床、防褥瘡氣床墊、拐杖和輪椅四大單品銷量國內領先。
“好”在生態。一圈調研下來,力泰克公司團隊發現,70%的零部件都能在本地找到供應商。這不僅大大縮短了交付周期,也顯著降低了整體制造成本。
冀州的吸引力,遠不止產業基礎。
“時間就是企業的生命線。我們全力助推項目早落地、產品快上市。”冀州區副區長劉明策表示。
項目落地后,當地成立工作專班,幫辦注冊審批等手續,提供現成廠房。
更令人驚喜的是當地獨有的政策優勢。作為河北省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試點縣,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許可能在當地直接備案,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的技術審評和行政審批時限分別壓縮20%和40%。河北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還在冀州設立了實驗室,醫療器械產品送檢周期大幅壓縮。
2023年10月,極智醫療河北公司取得膝關節等速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一個月后,首批產品成功下線。
從單一產品到12種康復機器人產品,極智醫療河北公司在冀州逐步實現全產品線覆蓋,以更低成本、更快響應速度搶占市場。
拓展新場景
康復服務更便民
“冀州造”康復機器人,不僅惠及北京家庭,更走進了本地人的生活。
去年7月正式運營的冀州社區康復綜合服務中心,占地約500平方米,分為醫療康復區、輔具租賃區和日間理療區。中心引進了由極智醫療研發的骨科術后一體化智能康復解決方案、用于神經康復的APS智能牽伸系統、以“骨科術式”為導向的居家租賃肘小康機器人等設備,可為患者提供從評估到治療的全鏈條康復服務。
推廣租賃模式,是擴大康復機器人消費市場的關鍵一步。社區康復中心不僅拓展了產品的應用場景,更探索出可復制的服務新模式。
新場景、新模式推動企業加快產品更新步伐。
力泰克公司搭建了物聯網云平臺,用戶在線提交評估信息后,系統可智能匹配適合的康復設備。租用設備回家后,掃碼就能獲取個性化康復方案。
以踝關節術后患者為例,設備能夠捕捉關節牽伸的耐受范圍,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引導患者由被動訓練逐漸過渡到主動訓練,讓康復過程更高效、更舒適。
力泰克公司還在加大對極智醫療河北公司的支持,將其從生產基地升級為創新高地。
最新啟動的高原康復機器人研發項目,已在冀州組建新的本地化研發團隊。同時,通過擴充產品線、加大產量,進一步降低單機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降低成本,更是縮短科技與患者之間的距離。讓‘冀州造’康復機器人走進更多家庭,讓先進康復服務觸手可及。”祝劍虹說。(河北日報記者 馮陽)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