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力量保障冬奧“電力十足”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03-21 10:08:51
“科技賦能冬奧”不僅是一句口號。如今,北京冬奧會已經閉幕,回顧張家口賽區冬奧供電保障全過程,創新、科技無處不在。
衛星遙感、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一項項科技創新技術,智巡航母平臺、冬奧供電保障指揮平臺、“四個智慧”配網冬奧保電平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在全力保證冬奧供電保障安全可靠的戰役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僅如此。國網冀北電力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在科技“硬核”力量的助力下, 讓保障能力“電力十足”,守護冬奧每一刻精彩。
通道可視化, 巡護立體化
北京冬奧會期間,通過縱橫交織的電網,張北壩上的綠電順利進京,鐵塔銀線蜿蜒騰躍于群山之上。那么,在崇山峻嶺間,輸電大動脈怎樣運維?
在國網冀北超高壓公司輸電集中監控中心,值班員延彬彬通過衛星遙感系統得到警告提示信息,迅速查看了告警線路通道實時影像,并電話分派就近班組、 群眾護線員前往現場進行核查處置。
“現在巡線的頻次已經有很大程度的減少, 得益于科技的力量, 我們可以足不出戶, 盡覽輸電線路。” 國網冀北超高壓公司輸電運維班巡線小組組長鄭剛說, 針對近期輸電線路覆冰舞動、 風偏、 山火、 外力破壞易發區段和重要交叉跨越等特殊區段, 通過“衛星遙感+輸電通道可視化+人工巡查” 的立體化巡護模式, 提高了巡查的效率。
據悉,為了確保涉奧輸電線路安全可靠,國網冀北電力首次運用衛星遙感技術在輸電走廊四大環境災害防治領域,發揮衛星遙感24小時全天候、大尺度優勢,實現保電區域全覆蓋動態監測預警。同時,通過安裝智能監拍和視頻監控等裝置,冬奧保電還實現了涉奧線路可視化全覆蓋。
保電現場看得見、 管得住
“今日,核心區負荷4.2萬千瓦,冬季兩項中心和云頂滑雪公園2個競賽場館共有6場比賽,設備總體運行平穩。”3月8日20時,現場分指揮部運行保障值班人員楊鵬偉借助冬奧供電保障指揮平臺大屏,8000多個負荷點的保電信息一覽無余,可以實時監測電網信息、設備狀態信息、保電資源信息等數據,并向值班長匯報場館、變壓器和低壓負荷情況,實現了保電現場看得見、管得住。
作為張家口賽區重點保障單位, 國網冀北電力圍繞 “綠色冬奧、全景監控、智能指揮”三大核心功能和六個應用場景打造冬奧供電保障指揮平臺。該平臺的順利投用,有效提升了保電現場指揮人員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全息感知能力,為高質量完成賽時保電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冬奧供電保障指揮平臺運用數字孿生、知識圖譜等新技術,集成調控、設備、用電等15套系統數據,可實現電網信息、設備狀態信息、保電資源信息以及實時故障處理情況四類數據的集成和統一監測,既可滿足冬奧供電保障應急指揮、生產運維、調度交易、營銷服務等各專業展示需要, 還可滿足常態化、標準化供電保障應用需求,有力提升供電保障輔助決策能力。
設備會“說話”,平臺會“思考”
為了不斷提升冬奧會及冬殘奧會期間配電網的供電安全可靠運行,國網冀北電力持續致力于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通過接入配電自動化、PMS、用采、GIS1.6、 在線監測、 統一視頻、 機器人等17套業務系統的功能與數據,構建了“四個智慧”配網冬奧保電平臺,實現冬奧核心區及張家口市區的設備狀態智慧監控、巡視任務智慧管控、應急搶修智慧調度、保障現場智慧指揮功能。
“通過后臺可以全面感知保電情況,更重要的是,保電人員也可以通過平臺建立、接收保障任務,反饋巡檢信息。”值守人員說,該平臺不僅具備設備運行和巡視搶修人員、車輛、工單動態的常規展示功能,還將日常保電工作與平臺運行有機結合,使電網更“聰明”,供電更“智慧”。
“平臺接入了在線監測設備2575套、配電自動化線路數據90條,建立了變壓器、開關柜、電纜、線路等主要設備的運行狀態評估與預警分級模型,通過各類傳感設備自動檢測隱患和故障,實現監測數據的快速處理和主動研判。”現場分指揮部運維保障組組長陳軍法說,這些傳感設備如同紅綠燈上面的 “電子警察”,眼觀六路,不放過任何一個異常,真正實現了設備會 “說話”,平臺會 “思考”。(記者 王寧 通訊員 蔡俊杰 賈函)
[責任編輯:荊麗娟]相關閱讀:
- >>“硬核”科技力量保障冬奧“電力十足”[2022-03-21]
- 延崇高速交出冬奧交通保障精彩答卷[2022-03-21]
- 冬奧故事 向世界傳遞信心和力量[2022-03-21]
- 冬奧風吹春色新!張家口全力構建五大綠色體系![2022-03-21]
- 冬奧風吹春色新[2022-03-20]
- 【冬奧會后看發展】科技助推張家口文體旅深度融合[2022-03-19]
- 冬奧城市運行和環境建設管理指揮部召開會議[2022-03-19]
- 【冬奧會后看發展】張家口將利用場館舉辦高端賽事 實[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