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冬殘奧(159)】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無障礙環境彰顯中國溫度
來源:張家口新聞網 發布時間:2022-03-08 09:19:31
經濟日報記者 李萬祥
以運動員為中心,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全力打造無障礙環境,為運動員提供方便、快捷、精準、細致的服務,營造了公平公正的競賽舞臺、自如便捷的生活環境,彰顯中國溫度。
細節暖人心
在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一樓入口處設有多媒體展示平臺,通往新聞發布廳、餐廳等的無障礙路徑一目了然。
“開門,請注意。”這是場館內無障礙衛生間門開啟時的提示音。只要輕輕一按,門就自動開啟。寬敞干凈的無障礙衛生間內,還配備了有傾斜角度的衣帽鏡。場館發布區域撤掉部分普通座椅,在第一排劃設輪椅座席;混采區的擋板由此前的1.2米降到了60厘米,話筒的機位降到了適合輪椅運動員的高度。運動員餐廳增設了盲文菜單區,志愿者會引導視障運動員通過觸摸獲取菜品信息……
在從冬奧會向冬殘奧會轉換期間,變的是形象、景觀、設施,不變的是打造無障礙環境的細心暖心,體現平等和尊重。“我們對運動員熱身區也進行了改造,冬奧會期間主要提供單車等熱身器械,而冬殘奧會期間,我們把單車改成了可以調整高低的手搖器械,方便運動員對上肢進行熱身,在其他細節方面我們也有相應調整。”國家體育館體育業務領域志愿者吳松澤介紹。通過這幾天的服務交流,延慶冬殘奧村志愿者鄭偉博對無障礙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在志愿者服務的眾多場景中,不管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都要體現相互平等和尊重。比如走在前面的殘疾人運動員會幫我們開門等,這些細節讓我們感到非常溫暖。”
暖暖的冬殘奧溫度,不僅體現在志愿者與運動員的互動中,還體現在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中。北京自2019年起實施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項行動,確定城市道路整改、公共交通、公共服務場所、信息交流等重點領域17項重點任務,累計完成33.6萬個點位改造,基本實現首都功能核心區無障礙化,城市無障礙環境規范性、適用性、系統化水平顯著提升。張家口也積極推進公共設施無障礙建設,城市無障礙環境顯著改善。
方便又順暢
冬殘奧會的賽事服務能否順暢進行,關鍵在于無障礙建設是否到位,這貫穿于賽前、賽時的各條運動員流線中。拆卸座位、安裝輪椅固定器、將車門都改成無障礙踏板……
在北京冬殘奧村,交通運行團隊與北京公交集團巴士團隊協作,把40輛低底盤巴士改造為無障礙車輛,對接無障礙站臺,保障運動員出行。為了幫助運動員更好地上下冰面,從更衣室到運動場館和競賽場館的路程,國家體育館都安排專門的推車運送運動員裝備,還在推車上放置地毯,防止裝備磕碰。在冬殘奧會期間,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將產生30枚金牌,賽程短、項目多、參賽選手多,無障礙轉換和保障任務重。
完成賽前轉換任務后,針對賽時的一些臨時無障礙設施需求也已形成了預案并展開實操演練。延慶冬殘奧村是依山而建的半開放式庭院,村內有著一個古村落遺址———小莊戶村遺址。為方便運動員們打卡,專門修建了直通觀景臺的無障礙坡道。想運動員之所想、辦運動員之所需,所有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都為殘疾人運動員鋪平走向勇敢拼搏、自強不息的冰雪舞臺。
遺產可傳承
通過體育活動對殘疾人的健康權利實現更好保障,首先是要打造無障礙環境,創造便利條件,讓殘疾人能出得去、進得來。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在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目前,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無障礙理念得到普及。無障礙環境建設經過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實施近10年來,加快制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已經具備廣泛的實踐基礎和堅實的立法基礎。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表示,應統籌謀劃和整體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改等工作,整合并形成系統完善的無障礙專門法律。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殘疾老齡化和老齡殘疾化現象會更加明顯,無障礙環境的剛需群體將持續增加。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邵磊表示,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舉辦,必將成為我國無障礙環境理念推廣和城市無障礙建設再上臺階的新里程碑,留下珍貴的奧運遺產。未來,應該更好傳承奧運經驗、充分利用奧運遺產,進一步優化提升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
[責任編輯:李雅雯]相關閱讀: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