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沽源大地鑼鼓喧天,2月10日至12日(農歷正月十三至十五),“‘雙爭'有我 舞出豐收年”大型秧歌展演活動在全縣火熱開展。這場持續三天的民俗盛宴匯聚26支秧歌隊、1300余名演員,以傳統非遺為底色,融入時尚創新元素,為新春佳節繪就了一幅動感十足的文化長卷。
展演首日,灤河路與新城街交叉口鼓樂齊鳴。26支秧歌隊伍沿灤河路行進,途經五小路口、政府大樓等標志性建筑,最終匯聚水城廣場。沿途設置的3個集中展演點成為群眾文化狂歡的舞臺,街舞秧歌與傳統高蹺爭奇斗艷,舞龍戲獅與旱船跑驢妙趣橫生。隊伍中,6歲稚童執扇歡躍,70歲老者銀發飛揚,傳統非遺在代際交融中煥發新生。尤為亮眼的是灤河路社區紅辣椒秧歌隊,他們將街舞律動注入傳統步伐,配合電子音樂重新編曲的秧歌調,贏得沿途觀眾陣陣喝彩。
正月十三午時的水城廣場上,千人秧歌共畫同心圓表演將活動推向高潮。隨著三聲震天鼓響,千余名身著霓裳的演員以鑼鼓陣為中心,如綻放的花朵般迅速延展,形成8個同心圓陣。彩綢與折扇在陽光下翻飛似蝶,旱船隊伍穿梭其間模擬浪涌船搖,現場景像蔚為壯觀。廣場四周擠滿踮腳拍攝的市民,盛大的表演將濃濃的鄉情與對美好生活的祈愿,傳遞給每一個在場的人。
“萌娃和古稀老人同臺共舞,秧歌傳承就該這么鮮活!”“機械舞步混搭花扇,非遺也能很‘燃’很青春!”活動期間,直播間彈幕不斷刷新,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平臺同步開啟的“沽源秧歌”專題吸引超萬條實時互動。張家口日報、河山新聞、神韻沽源等市縣媒體矩陣聯動直播,全平臺總觀看量突破百萬人次,相關衍生話題沖上同城熱搜,傳統藝術借力新媒體實現破圈傳播。(記者 王映華 通訊員 趙晨陽 王曉曦)
1.本網(張家口新聞網)稿件下“稿件來源”項標注為“張家口新聞網”、“張家口日報”、“張家口晚報”的,根據協議,其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稿件之網絡版權均屬張家口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 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 時須注明“稿件來源:張家口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網其他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或版權所有者在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電話:0313-2051987。